[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4063.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尔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吴伟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丹参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下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在内壳的下壁上,所述内壳内设有开垦机构,所述内壳的外壁上还滑动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种植丹参的品种的不同调整种植架的深浅,保证丹参根茎的充分延伸生长,大大提高了丹参的品质和产量,且能够在栽种丹参时,快速的对种植架上的培土进行开垦,大大提高了丹参种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丹参可在地面之间种植,也可在种植架上种植,采用种植架进行种植,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方便移动。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种植架来对丹参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种植架常常无法根据丹参的品种进行深度的调整,使得种植架在种植不同品种的丹参时可能出现丹参无法充分延伸生长其根茎,大大抑制了丹参的生长,降低了丹参的品质和产量,且在将丹参栽种在种植架上时,常常需要依次进行刨土开垦,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传统种植架局限性较大,无法根据丹参的品种调整深度,可能由于过浅出现抑制丹参生长的问题,且丹参在种植架上栽种需要人工依次刨土开垦,效率较低,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下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在内壳的下壁上,所述内壳内设有开垦机构,所述内壳的外壁上还滑动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开垦机构包括开垦板,所述开垦板成斗型设置,且所述开垦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插杆,所述内壳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插杆对应的滑槽,两个所述插杆上还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提拉杆。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卡块,所述外壳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伸缩槽,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伸缩槽内,且两个所述卡块均通过弹簧与伸缩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壳靠近卡块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若干卡槽,若干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内壳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卡块上还设有与之对应的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个拉环,两个所述拉环均呈U型设置,且两个所述拉环均固定设置在卡块远离内壳的一侧侧壁上,且每个所述拉环的两根侧杆均贯穿外壳的侧壁设置,所述外壳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与拉环对应的四个滑口。
优选地,两根所述提拉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垦板、插杆与提拉杆的配合,实现了对开垦板的提拉抬升,进而实现了拉动提拉杆带动开垦板上升,从而快速将开垦板上侧的培土翻开,实现了对培土的快速开垦,大大提高了丹参的种植效率,通过拉环与卡块的配合,实现了拉动拉环带动卡块滑出卡槽,从而解除对外壳位置的限制,使得外壳可以根据丹参的品种进行高度调整,再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了对外壳的位置的固定,进而实现了对种植架的深浅的调整,使得丹参可以在种植架上充分延伸生长其根基,大大提高了丹参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在提拉杆侧壁上设置防滑纹,提高了提拉杆侧壁上的摩擦力,方便了对提拉杆的拉动,进而方便了对种植架上培土的开垦,进一步提高了丹参种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丹参种植架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4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