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4533.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黄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7 | 分类号: | H01M50/147;H01M50/172;H01M50/188;H01M50/547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徐雷利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顶盖 |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安装位,极柱安装位的内部设置有极柱和铝隔圈,铝隔圈套设在极柱的外周,极柱、铝隔圈、极柱安装位之间固封。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顶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通过增设铝隔圈这个零部件,有效保证了极柱与顶盖板之间的配合强度,保证顶盖板中的极柱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蓬勃发展,电池产量日宜增大,提高电池能力密度、保证电池安全及其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在传统顶盖设计中,极柱一般是通过一体注塑与顶盖片配合固定的,在外部受力时会导致其脱落影响其安全性。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顶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以解决动力电池顶盖在外部受力时容易导致其脱落影响其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安装位,极柱安装位的内部设置有极柱和铝隔圈,铝隔圈套设在极柱的外周,极柱、铝隔圈、极柱安装位之间固封。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的底端面上开设通孔,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周边形成环形凹槽,所述铝隔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极柱紧固设置在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和极柱之间紧固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周紧压极柱的外周,所述密封圈的外周紧压极柱安装位的通孔内周。
进一步,所述极柱、密封圈、铝隔圈、极柱安装位之间注塑固封,所述极柱的外周具有通过挤压极柱成型的极柱注塑件。
进一步,所述铝隔圈上开设多个通孔。
进一步,所述铝隔圈与环形凹槽之间为焊接或者铆接。
进一步,所述顶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塑胶。
进一步,所述极柱安装位包括分别开设在顶盖板两端的正极安装位和负极安装位,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设置在正极安装位内,所述负极柱设置在负极安装位内。
进一步,所述极柱和铝隔圈为圆形、方形或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设铝隔圈这个零部件,有效保证了极柱与顶盖板之间的配合强度,保证顶盖板中的极柱的牢固性和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整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01、正极组件;102、负极组件;301、正极注塑件;302、正极柱;303、密封圈;304、铝隔圈;305、顶盖板;306、下塑胶;307、正极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包括顶盖板305,顶盖板305上设置有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包括正极组件101和负极组件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4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全绝缘环网开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粘性物料烘干机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