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管撞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6064.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钦赐;叶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H8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管撞针器包括熔管针筒、撞针、封盖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封盖安装于熔管针筒上的开口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件、上支撑件和弹性件,下密封件、上密封件上分别具有孔径与撞针的杆径相适配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下支撑件的底部与支承面之间安装有一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被下支撑件和支承面固定,且与撞针的杆径过盈配合设置;所述上支撑件的顶部与封盖的底部之间安装有一第三密封圈,该第三密封圈被上支撑件和封盖固定,且与撞针的杆径过盈配合设置;所述弹性件安装于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之间,并且对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产生将两者相互推离的弹力,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熔管撞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管撞针器,零部件数量繁多,装配步骤自然繁杂,零部件数量多,带来的装配关系也多,一旦出现问题,要找出哪个零件造成问题的难度也相应增加。现有的熔管撞针器装配封盖时强行用大力(或是采用杠杆)压入熔管针筒,靠熔管针筒的凸边倒钩把封盖卡住防止封盖脱出,这种装配方式安装困难且难以拆卸。采用这种装配方式的熔管撞针器,其熔管针筒的倒钩状的结构想让封盖能够压到位,倒钩内的高度空间势必要大于封盖高度,如此一来,这个封盖在压入以后,或多或少会在倒钩内留下一定的间隙,进而影响封盖效果。对此,申请人在公告号为CN209981155U的专利中揭示了一种可拆卸的熔管撞针器,该专利中,熔管撞针器的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在熔管针筒上,熔管针筒、封盖和支撑管以及撞针形成密封空间,以实现熔管撞针器的可拆装,以及减少零配件数量少,提高熔管撞针器的装配效率和降低熔管撞针器的生产成本。
但由于上述专利中的密封圈是藉由封盖的挤压来实现密封接触,而由于加工误差以及外界碰撞等因素导致的封盖松动都会直接影响密封效果,导致套件内的绝缘油渗漏,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耐压电气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熔管撞针器。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熔管撞针器,包括熔管针筒、撞针、封盖和支撑组件;其中,
所述熔管针筒下端上具有一支承面,该支承面上开设有孔径与撞针的杆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
所述撞针包括一杆体;
所述封盖安装于熔管针筒上的开口处,该封盖上设有孔径与撞针的杆径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封盖与熔管针筒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件、上支撑件和弹性件,下密封件、上密封件上分别具有孔径与撞针的杆径相适配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下支撑件的底部具有一下密封面,该下密封面与支承面之间安装有一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被下支撑件和支承面固定,且与撞针的杆径过盈配合设置;所述上支撑件的顶部具有一上密封面,该上密封面与封盖的底部之间安装有一第三密封圈,该第三密封圈被上支撑件和封盖固定,且与撞针的杆径过盈配合设置;所述弹性件安装于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之间,并且对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产生将两者相互推离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件上具有往上支撑件方向延伸的下固定部,所述第三通孔沿轴向贯穿该下固定部;所述上支撑件上具有往下支撑件方向延伸的上固定部,所述第四通孔沿轴向贯穿该上固定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下固定部和上固定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件的底面以及支承面的顶面上分别具有一相向凸起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该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径均与第二密封圈的外径相匹配,且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的深度之和小于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且两者的深度之和大于第二密封圈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件的顶面以及封盖的底面上分别具有一相向凸起设置的第三环形凸起和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第四环形凸起的内径均与第三密封圈的外径相匹配,且第三环形凸起和第四环形凸起的深度之和小于第三密封圈的厚度,且两者的深度之和大于第三密封圈厚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6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生产用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小型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