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7387.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龙超;王江涛;武东辉;孙冲;顾琦;赵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20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起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四块平板,每块所述平板的侧面形成拼接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杆将四块所述平板拼接成一个平台,每块所述平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水准气泡,并布设有与无人机起降架上布置的粘扣带公面配合的粘扣带母面,所述粘扣带母面上形成对应的孔,以使所述条形水准气泡露出能被从上方观察到;每块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加工形成有用于伸缩支撑杆连接的支撑杆连接孔,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支撑面的接触端为尖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解决了特殊地形作业中寻找起降场地的麻烦,避免了降落时被风吹倒烧坏旋翼电机的事故,提高了作业效率,保障了作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飞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广泛用于三维建模、线路巡查、应急测绘等各方面,应用范围广泛产品多样化,相对于固定翼,多旋翼对飞手的素质要求更高,而起降过程又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两个环节,尤其是山区或农田等特殊地形,很难找到合适的起降场地,更是增大了起降过程的事故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拼接简便、拆开便于携带运输的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四块平板,每块所述平板的侧面形成拼接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杆将四块所述平板拼接成一个平台,每块所述平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水准气泡,并布设有与无人机起降架上布置的粘扣带公面配合的粘扣带母面,所述粘扣带母面上形成对应的孔,以使所述条形水准气泡露出能被从上方观察到;每块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加工形成有用于伸缩支撑杆连接的支撑杆连接孔,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支撑面的接触端为尖锥结构。
其中,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所述的支撑杆连接孔为螺纹连接或是插接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拼接连接孔的长度等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其中,每块所述平板的上表面设置形成嵌入凹槽,所述条形水准气泡嵌入所述嵌入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解决了特殊地形作业中寻找起降场地的麻烦,避免了降落时被风吹倒烧坏旋翼电机的事故,提高了作业效率,保障了作业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该起降平台通过伸缩支撑杆调节条形水准气泡居中可以获得水平起降场地,避免了特殊地形中找不到起降场地的问题。在有利地形起降时可以将拼接好的平板直接放于地面,免去安装伸缩脚架并整平,应用灵活、防倾倒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主视图;
图2为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不含粘扣带母面后的俯视图;
图4为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仰视图;
图5为旋翼无人机起降平台的拼接连接孔透视可见俯视透视图;
图6为拼接用的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7为旋翼无人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7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