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馈式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用双频段馈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8731.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2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孔洪波;刘科种;叶宏林;熊国辉;李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50 | 分类号: | H01Q5/50;H01Q5/20;H01Q19/19;H01Q15/2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亚娟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馈式大 口径 反射 天线 双频 馈源 | ||
一种后馈式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用双频段馈源,包括馈源组件、连接在馈源组件一端的支撑架和副反射面、以及连接在馈源组件另一端的功分器和波导块,所述的馈源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低频传输波导和中低频传输波导,中低频传输波导嵌套设置在低频传输波导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悬挂两个频段的ODU设备,并能实现不同频段之间的切换,馈源功分网络简易,双频一体化结构紧凑,且安装方便,性能优良,提高了天线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后馈式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用双频段馈源。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后馈式抛物面微波天线通常只作用于单个频段进行天线间的点对点数据信号传输,如有几副单频天线同在一个铁塔上工作,天线之间的左右和上下间距及工作频率需要特别注意,否则天线之间会相互耦合影响链路系统性能。在铁塔安装方面每副单频天线又必须要有独立的安装位置,造成安装费用成本较高。
而普通单个频段微波天线间的点对点数据信号传输只挂一个频段的ODU设备,频段单一,不能实现不同频段之间的切换。如果在特殊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两个频段的数据传递,则单一频段的微波天线需要增加到两副,同时各项费用都得成倍增加。
现有技术中,微波行业对于后馈式大口径(1.2M)的双频天线还没有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双频段馈源。如何对现有的馈源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配于大口径(1.2M)的抛物线反射面天线,并实现方便安装,性能稳定,双频段、双极化和超宽带等性能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为:设计并制备一种能够适配于后馈式大口径(1.2M)反射面天线的,能够同时悬挂两个频段的ODU设备,并能实现不同频段之间的切换,馈源功分网络简易,双频一体化结构紧凑,且安装方便,性能优良的双频段馈源,来提高天线的使用效率,并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馈式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用双频段馈源,包括馈源组件、连接在馈源组件一端的支撑架和副反射面、以及连接在馈源组件另一端的功分器和波导块,所述的馈源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低频传输波导和中低频传输波导,中低频传输波导嵌套设置在低频传输波导的内部,且其两端均延伸出低频传输波导,在低频传输波导靠近副反射面一端的外侧套设有一个内部呈中空结构的卡箍件,该卡箍件延伸出低频传输波导部分的内部具有多个圆台状腔体结构,多个圆台状腔体结构连续设置,且均包覆在中低频传输波导的外侧,在沿卡箍件的中轴线方向上,多个圆台状腔体结构沿靠近副反射面的方向圆台直径不断增大,使卡箍件的内部形成一个具有阶梯状结构的低频波纹喇叭,在该低频波纹喇叭的内部,位于中低频传输波导外表面的位置套设有一个低频介质块,该低频介质块也呈阶梯状,且其在沿靠近副反射面的方向上直径不断增大,在所述中低频传输波导靠近副反射面一端的内侧还封堵有中低频介质块,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卡箍件的外侧,副反射面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支撑架和副反射面均与馈源组件同轴设置;
所述的功分器套设在馈源组件端部的外侧,由下层板、中层板和上层板依次配合对接构成,在功分器的外部位于上层板表面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中低频ODU的输出端口,在功分器的内部开设有供信号传输,并实现水平和垂直极化分离的信号通道,该信号通道分别与功分器外部位于下层板表面的两个低频馈电矩形波导口连通,且两个低频馈电矩形波导口在下层板上间隔设置,在每个低频馈电矩形波导口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低频ODU的波导块,在所述馈源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双频段馈源固定在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反射面上的极化架。
优选的,所述的副反射面呈沿馈源组件的中轴线中心对称的曲面结构,且在该曲面结构的中心处具有一个朝向馈源组件方向凸起的尖端。
优选的,所述的副反射面从中心尖端至边缘呈连续的圆弧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用于连接中低频ODU的输出端口设置在上层板表面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8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体器官机械灌注装置及其血泵
- 下一篇:一种4G和5G网络共存的嵌套交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