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9872.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佐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H3/00;B60R16/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有主壳体、置物壳、PCB板、充电接口、正极和负极;PCB板分别电连接于充电接口、正极以及负极,正极、负极分别露于主壳体的下端及下段部位侧面;置物壳具有环形内壁、环形外壁,环形内壁、环形外壁围构形成置物腔,环形内壁拼接设置主壳体的上段部位,且,环形内壁围设形成有上安装腔,主壳体内具有连通上安装腔的下安装腔;PCB板的下端伸入下安装腔内,PCB板的上端及充电接口位于上安装腔内。通过将置物壳的环形内壁拼接设置主壳体的上段部位,以形成上安装腔,如此,置物壳内的置物腔可依需放置物质,同时,简化了车载充电器的自身壳体结构,缩小了整个车载充电器整体的体积,便于存放管理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以车载场合为例,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对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依赖也越来越大,当然,移动电子产品所需充电次数也相应增多,因此,车载充电器得到普及应用。
为了丰富车载充电器的功能,有些车载充电器上装设有香料,使其散发香味,改善车内空气情况;但是,其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导致车载充电器整体体积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可置物的车载充电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其有效解决现有之可置物的车载充电器体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有主壳体、置物壳、PCB板、充电接口、正极和负极;其中,所述PCB板分别电连接于充电接口、正极以及负极,所述正极、负极分别露于主壳体的下端及下段部位侧面;
所述置物壳具有环形内壁、环形外壁,环形内壁、环形外壁围构形成置物腔,所述环形内壁拼接设置主壳体的上段部位,且,所述环形内壁围设形成有上安装腔,所述主壳体内具有连通上安装腔的下安装腔;所述PCB板的下端伸入下安装腔内,所述PCB板的上端及充电接口位于上安装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内壁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所述主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置物壳自上而下套设于主壳体的上端,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螺旋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螺纹具有若干个上下交错间隔设置的螺旋凸部,以使相邻螺旋凸部之间形成螺旋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内壁的下端设置有承接槽,相应地,所述主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适配于承接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置物壳具有连通置物腔和外界的散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置物腔具有上端开口,还设置有端盖用于盖住上端开口,所述散出口设置于端盖;所述端盖为环形结构,在其内环侧组装有用于盖住上安装腔的上端开口的面板,充电接口露于面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的内环侧设置有环形凹位,相应地,在面板的上端周缘延伸有定位边搭接于环形凹位,面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勾部,面板自上而下装入端盖的内环侧,该勾部勾住端盖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内壁、环形外壁的顶部均凸设有卡榫,所述端盖底部分别设置内环卡槽、外环卡槽以适配于相应卡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通过超声波焊接使面板、端盖及置物壳相连接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环形外壁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佐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佐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9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齿形锻造铜瓦
- 下一篇: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