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钉器生产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0074.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宾森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6 | 分类号: | B29C45/06;B29C45/7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610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钉器 生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钉器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成型机构、第一固定架和冷却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架,所述成型机构固定在转架上,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成型槽,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左侧,所述冷却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前侧和底座上端面的右侧,且底座上端面的后侧放置有收集盒,该射钉器生产用模具,注料机将原料注到成型槽内后,模具主体随着转架一起逆时针转动45度后,第一喷水通道和第二喷水通道喷出的水可对成型槽内的原料进行一次冷却处理,之后模具主体随着转架一起继续逆时针转动45度,此时第一喷水通道和第二喷水通道喷出的水可对成型槽内的原料进行二次冷却处理,方便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钉器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射钉器生产用模具。
背景技术
射钉器又称射钉枪,由于外形和原理都与手枪相似,故常称为射钉枪,它是利用空包弹、燃气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射钉打入建筑体的紧固工具,在生产射钉器的过程中,为了得到射钉器内各种形状的配件,则需要使用到模具,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如公开号为CN209666080U,一种射钉枪缓冲密封件一体注塑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履带、第二模具履带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若干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支杆,第一模具履带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模具槽,模具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的中间设置有弹簧,第二模具履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传动辊轴,第二模具履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传动辊轴,第一传动辊轴与第二传动辊轴的侧表面均设置有突件,该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履带将制作产品从注塑、定型、冷却和提取一次性完成,能全自动批量生产缓冲密封件,整体结构轻便简洁,作业效率高效,原理符合实际且合理,实用性强,可进行批量长时间生产。
综上所述,现有的模具在注完原料之后难以对原料进行全面彻底的降温冷却处理,原料成型速度较慢,从而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且整个操作不够连续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钉器生产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模具在注完原料之后难以对原料进行全面彻底的降温冷却处理,原料成型速度较慢,从而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且整个操作不够连续高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射钉器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成型机构、第一固定架和冷却机构,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架;
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固定在转架上,且成型机构包括模具主体、螺栓、成型槽、电动伸缩柱、环形推板、马达和转板,同时模具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架的外侧,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成型槽,且成型槽内设置有环形推板,同时环形推板的上侧通过电动伸缩柱与模具主体相连接;
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左侧,且第一固定架的顶部贯穿固定有注料机;
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前侧和底座上端面的右侧,且底座上端面的后侧放置有收集盒。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内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上侧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转架,同时转架为“+”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模具主体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模具主体关于转架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推板通过电动伸缩柱与模具主体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储水槽、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喷水通道、第二喷水通道、输水管道、管箍和水泵,且储水槽开设在底座上端面的前侧和底座上端面的右侧,所述储水槽内固定有第二固定支架,且第二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喷水通道和第二喷水通道,同时第一喷水通道位于第二喷水通道的内侧,所述第一喷水通道的下侧和第二喷水通道的下侧均通过输水管道与水泵相连接,且水泵放置在储水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水通道和第二喷水通道均通过管箍与输水管道相连接,且第一喷水通道与第二喷水通道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宾森机械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宾森机械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0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新型双用导管
- 下一篇:一种车位管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