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0127.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20;D06B15/02;D06G1/00;D06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5234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工用 布料 印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服装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间固定装配有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腔中间固定装配有隔板,所述主箱体通过隔板分为清洁室和印染室,所述主箱体左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活动装配有原料辊和收集辊,所述清洁室内左侧设置有一号导辊,所述清洁室内右侧设置有二号导辊,所述清洁室后侧壁中间设置有拍打机构,所述清洁室顶部设置有上吸尘斗,所述清洁室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下吸尘斗,所述主箱体后侧壁上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顶端设置有吸尘泵,所述上吸尘斗和下吸尘斗均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优化,布料处理干净,染色均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活性印染也被称作反应性染料,它含有能与纤维分子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结合,使得染料和纤维形成一个整体,使面料防尘性能优良、洁净度高,久洗不褪色。现有的服装布料印染装置,在对服装进行印染时,未对布料上面的灰尘和布料粉尘、线头等进行处理,容易污染布料和染料,影响印染质量,频繁更换染料又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印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间固定装配有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腔中间固定装配有隔板,所述主箱体通过隔板分为清洁室和印染室,所述主箱体左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活动装配有原料辊,所述支撑柱底端活动装配有收集辊,所述清洁室内左侧设置有一号导辊,所述清洁室内右侧设置有二号导辊,所述清洁室后侧壁中间设置有拍打机构,所述清洁室顶部设置有上吸尘斗,所述清洁室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下吸尘斗,所述主箱体后侧壁上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顶端设置有吸尘泵,所述上吸尘斗和下吸尘斗均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泵连接,所述主箱体右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活动装配有转向辊,所述支撑杆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上前后对称活动装配有螺杆,两组所述螺杆均螺接在支撑杆底部,所述印染室内右侧上方设置有三号导辊,所述印染室内左侧与三号导辊对称设置有四号导辊,所述四号导辊右侧贴合设置有挤压辊,所述三号导辊和四号导辊下方均设置有定辊,所述印染室底端中间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印染室底端左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印染室底端右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主箱体后侧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输出端固定装配有主带轮,所述收集辊后端固定装配有一号从动带轮,所述主带轮通过一号皮带与一号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原料辊后端固定装配有二号从动带轮,所述一号从动带轮通过二号皮带与二号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拍打机构包括托板、二号电机、凸轮、摆动杆、套筒、拍打板、扭力弹簧、销轴,所述托板固定装配在主箱体后侧壁上,所述二号电机固定装配在托板上,所述二号电机输出端固定装配有凸轮,所述摆动杆底端固定装配有拍打板,所述摆动杆中间固定装配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销轴活动铰接在主箱体后侧壁上,所述销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卡在套筒上,一端卡在主箱体后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一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处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一号导辊底端与二号导辊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左右侧壁上开设有一号矩形孔、二号矩形孔、三号矩形孔、四号矩形孔,所述一号矩形孔开设在一号导辊处,所述二号矩形孔开设在二号导辊处,所述三号矩形孔开设在三号导辊处,所述四号矩形孔开设在四号导辊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螺接在螺纹通孔上,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座顶端贴合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0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棉生产用刷毛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降解的绿色环保一次性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