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0631.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宇;唐陆合;杨毅明;赵云生;刘剑鑫;董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沈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ao 工艺 双泥态双 沉淀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6)、内部工艺池和连通用的过水管路;所述装置外壳(16)内部被内腔墙分割为若干内部工艺池,所述内部工艺池按照工艺流程依次包括设备间(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和高密池(7)、加药池(6)和精滤池(8),工艺池之间管路连通;
所述设备间(1)位于装置一端,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控制系统、加药装置(101)和风机;所述设备间(1)与厌氧池(2)通过严密的内腔墙分隔;厌氧池(2)的装置外壳(16)上开设有外法兰式的进水口(11)和溢流口(12),分别用于装置进水和紧急溢流排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位于设备间(1)和缺氧池(3)中间,厌氧池(2)与缺氧池(3)中间的隔墙底部留有若干过水口(13),用于污水穿过进入缺氧池(3);所述厌氧池(2)两侧的内腔墙与装置外壳(16)之间严密固定;所述厌氧池(2)内设置有厌氧池填料(202)和厌氧池搅拌机(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3)和好氧池(4)依次设置在厌氧池(2)后方,通过上部带有若干过水口(13)的内腔墙分隔;缺氧池(3)内设置有缺氧池填料(302)和缺氧池搅拌机(301),而好氧池(4)内设置有好氧池填料(402)、曝气配件(401)和回流泵,回流泵将好氧池(4)中的混合液打回缺氧池(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4)的另一侧为二沉池(5)和高密池(7),所述二沉池(5)和高密池(7)内均设置斜板填料(501),池内下方为浓缩区,上部为分离区,出水均通过池壁上方的收集管(502)溢流出水;好氧池(4)和二沉池(5)连接的内腔墙部分,外侧还设置有滑泥槽(15)和回泥口(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5)和高密池(7)的另一侧为加药池(6)和精滤池(8),加药池(6)与二沉池(5)紧邻;所述收集管(502),用于上清液溢流进入加药池(6),设备间(1)内的加药装置(101)通过管路将配制好的药液输送到加药池内(6);加药池(6)的作用为高密池(7)的加药反应区,加药池(6)通过第一过水管(9)连通高密池(7)底部的浓缩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池(7)内还设有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气提气管和回收管(701);污泥回收装置用于高密池(7)的浓缩区与加药池(6)之间高浓度污泥的外部循环;高密池(7)上方设置有收集管(502),用于出水溢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过水管(10)连通高密池(7)和精滤池(8)下方的滤料区,精滤池(8)滤料区与上方的清水区通过两组清水管路连接,清水区的装置外壳(16)上开有出水口(14),用于清水外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填料(202)、缺氧池填料(302)和好氧池填料(402)均为组合填料,选用直径φ150-180,间距60mm-100mm的填料,并选用纤维制成的中芯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AO工艺双泥态双沉淀池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外壳(16)由为碳钢材质制成,内外均采用环氧沥青漆防腐,加药池(6)特别的采用新型防腐材料玻璃鳞片进行突出防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06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微生物培养和计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浅静脉留置针观察保暖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