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1141.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5372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尿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充气或注水后呈圆锥形的气囊;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注水的气囊管;穿设于所述气囊管及气囊中的导尿管本体。通过气囊管向气囊中充气或注水后,气囊呈圆锥形,对导尿管进行固定,由于气囊朝向尿道口的一端越来越细,所以与患者的尿道口更易贴合,不会使未进入导尿管的尿液从尿道口流出,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对于手术患者、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以及因下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潴留患者而言,留置导尿管是现有医学临床上常见的医疗操作之一;导尿管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将尿液引出,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向气囊内注入气体或水后,可使得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不易脱出。
但是,现在使用的一次性导尿管的气囊进行充气或注水后均类似于圆柱形,而人体的尿道口类似于扇形,因此,气囊对导尿管进行固定时与患者的尿道口不易贴合,患者常常出现尿道口漏尿现象,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尿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囊对导尿管进行固定时与患者的尿道口不易贴合,患者常常出现尿道口漏尿现象,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痛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尿管,包括:充气或注水后呈圆锥形的气囊;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注水的气囊管;穿设于所述气囊管及气囊中的导尿管本体。
可选的,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
可选的,所述导尿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Fr至5Fr。
可选的,所述导尿孔包括:第一导尿孔、第二导尿孔和第三导尿孔;所述第一导尿孔设置于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端的顶端;第二导尿孔和第三导尿孔相对交错设置于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端的两侧边。
可选的,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排出尿液的一端设置有出尿口。
可选的,所述气囊管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外部气体或水的气囊充气口。
可选的,所述尿管本体、气囊和气囊管的材质为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充气或注水后呈圆锥形的气囊;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注水的气囊管;穿设于所述气囊管及气囊中的导尿管本体。通过气囊管向气囊中充气或注水后,气囊呈圆锥形,对导尿管进行固定,由于气囊朝向尿道口的一端越来越细,所以与患者的尿道口更易贴合,不会使未进入导尿管的尿液从尿道口流出,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孔。所述导尿孔包括:第一导尿孔、第二导尿孔和第三导尿孔;所述第一导尿孔设置于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端的顶端;第二导尿孔和第三导尿孔相对设置于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接收尿液端的侧边。第一导尿孔、第二导尿孔和第三导尿孔的位置设计,更加符合导尿需求,可以使膀胱内的尿液全部进入导尿管本体,当患者产生尿液速度过快时,不会由于导尿孔少而将部分尿液留在膀胱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尿管本体用于排出尿液的一端设置有出尿口。通过出尿口将导尿管本体中的尿液排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管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外部气体或水的气囊充气口。当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后,通过气囊充气口及气囊管将气体或水充入气囊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平市人民医院,未经桂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1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打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压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