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护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1515.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谷松;季璐;朱佳虹;张瑾;佟超;聂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孙伯庆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护目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镜片分别与镜框相连接,其中,所述镜片与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分别与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医用护目镜存在的密封性和舒适性等问题,其中,通过镜片与镜框的可拆卸连接设计增强密封性及抗冲击能力;通过吸湿通风部的设计保障密封并使佩戴护目镜后的眼部周围空间保持干燥;而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设置则增强了对不同个体的普遍适用性,不因个体差异而出现密封性不充分及佩戴不舒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
背景技术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医护工作者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防止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呼吸排放物等直接溅入眼部,以避免眼部受到感染。对医用护目镜的要求主要是满足《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的标准,在该标准中,强调了耐高温、抗冲击及耐腐蚀和耐消毒液等性能要求,如对耐消毒液性能检测,需要将医用护目镜放入浓度为0.3%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
现有技术中,对医用护目镜的改进较多,如设置间接通风孔、过滤病毒滤芯、电动通风除雾装置等,其中,不带病毒过滤滤芯的间接通风类型的护目镜,只能防止液体泼溅,并不能有效防病毒;带病毒过滤滤芯的护目镜则存在滤芯更换困难等问题;对于护目镜内设电动通风、除雾、刮板等装置,则存在使护目镜的重量增加、安全可靠性降低、清洗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的医护人员,护目镜的重量每增加20g,对使用者的佩戴体验就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很难在重量和电力续航上取得平衡,以保障医护人员佩戴医用护目镜长时间得到有效防护;再者,为使医用护目镜满足《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中的耐腐蚀和耐消毒液等性能,提高安全可靠性,需尽量避免使用电动组件。此外,现有医用护目镜一般均为统一尺码,因医护人员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密封性的问题,尤其是鼻梁处密封难度更大,个体鼻梁高度差别极难协调,由此,很难保证个体佩戴护目镜后均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即使部分个体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的密封性得到实现,却很难使医务工作者均能实现佩戴舒适。
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护目镜的密封性及佩戴的舒适度,以减轻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护目镜的负担,并为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保障,有效防止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护目镜,能够有效增强密封效果,并提高佩戴舒适度,使不同医护人员均能得到可靠安全保障,从而有效防止感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镜片分别与所述镜框相连接,其中,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所述鼻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镜框包括四组镜框侧部,分别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其中,所述鼻梁贴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的中部;所述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和/或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所述镜框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的内侧环绕设置。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鼻梁贴合部包括鼻梁垫块、鼻梁垫块连接槽和鼻梁垫块连接条,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和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条相连接,所述鼻梁垫块与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吸湿通风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吸湿通风部和第二吸湿通风部;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上,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1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管及空调机组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