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1610.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7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明杰;闫波汶;李松;闫明涛;李永刚;孙君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鹏飞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60 | 分类号: | B05B16/60;B05B14/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熊兰兰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延伸到外侧并焊接有扇叶,所述上框架的内部竖直中心处设置有制冷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打开上框架内的第一伺服电机和下框架内的第二伺服电机,使第一伺服电机放出冷气,第二伺服电机将室内空气吸入下框架内,经过两个集尘箱中的集尘板和过滤箱中的活性炭过滤板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出室外,形成漆房内外空气的循环流通,使该装置加速了室内空气流通,增加了该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是指对物件的热量进行外放使物件温度降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能使温度降低的装置都叫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一般由、动力系统、降温系统、连接元件、外部框架等组成。
现有的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功能单一,散热效率低,只能对漆房内空气进行降温无法在散热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造成散热装置的功能性单一,且只能通过室内外温差对漆房内进行散热,造成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并延伸到外侧,且焊接有扇叶,所述上框架的内部竖直中心处设置有制冷机构;
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框架、压气泵、冷凝器、蒸发器,所述制冷框架的竖直中心处螺栓固定有压气泵,所述压气泵的出气孔方向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侧面开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贯穿制冷框架和上框架并延伸到外侧,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且冷凝器的入口端与压气泵的出气孔螺纹连接,所述压气泵的吸气孔方向设置有蒸发器,且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压气泵的吸气孔螺纹连接,所述制冷框架的顶端设置有节流阀,且节流阀的两端与冷凝器的出口端和蒸发器的入口端螺纹连接;
所述上框架的下表面焊接有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内部水平中心线处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并延伸到外侧焊接有扇叶,所述下框架沿水平中心线处的另一端依次安装有集尘箱和过滤箱、其中集尘箱设置有两个,过滤箱夹在两个集尘箱中间。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与第一伺服电机相对的一端,沿四个拐角处焊接有四个挡块,且制冷机构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制冷机构与挡块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包括集尘箱框架,集尘板,所述集尘箱框架内插接若干个集尘板。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过滤箱框架、活性炭过滤板,所述过滤箱框架内插接有若干个活性炭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下框架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下背板,所述下背板的下端三分之一处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焊接有第二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沿水平方向一端的外表面和下框架沿水平方向一端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钢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该节能型漆房的散热装置,通过打开制冷机构使制冷机构产生冷气,再打开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使冷气进入漆房内以达到为漆房散热的目的,使该装置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鹏飞门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鹏飞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1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柱、预制梁搭接节点
- 下一篇:一种海产品深加工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