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醚多元醇储罐的一体化稳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2626.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4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鹿洋;王同升;伊晓冬;刘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3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醇储罐 一体化 稳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醚多元醇储罐的一体化稳压系统,包括:稳压系统、补气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放空系统,稳压系统包括正压防止罐和负压防止罐,补气系统包括聚醚多元醇储罐及氮气管网,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废气缓冲罐和风机,放空系统包括废气水洗塔和水洗塔循环泵;正压防止罐气体入口管线和负压防止罐气体排出管线连接进而通过氮气管网与聚醚多元醇储罐进口连接,废气缓冲罐进口与正压防止罐出口通过泄压管线连接,风机进口与废气缓冲罐气相出口连接,水洗塔循环泵进口与废气水洗塔底部出口连接,水洗塔循环泵出口一路与废水外排管线连接,另一路与液相循环管线连接,废气水洗塔底部气相进口与风机出口连接。该系统使储罐压力波动小,稳压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醚多元醇储罐的一体化稳压系统。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全称为聚氧化烯烃多元醇,俗称“白料”,是由低分子醇类或胺类等活泼氢的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氧化烯烃反应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00的多羟基低聚物。超过80%的聚醚多元醇用于制备聚氨酯(PU)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同时,聚醚多元醇还是制备组合聚醚的重要原料。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汽车、纺织、机电、船舶、石化、冶金、能源、军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精细化工行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聚醚多元醇行业因其应用广泛的特性,各地聚醚多元醇工程快速上马,聚醚多元醇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龙头企业已逐渐进入结构调整阶段,经营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品种扩展到多品种、多牌号的产品。
随着品种和牌号的逐渐增多,如何长效地保存聚醚多元醇,对于减少储罐氮封系统的投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都有很大的益处。
聚醚多元醇在储罐中储存时需要进行充氮保护,储罐的压力需要保持在微正压/微负压状态。因此,储罐需配置氮封系统,防止聚醚多元醇在储存过程中储罐出现超压或过度负压的现象,导致储罐损坏以及聚醚多元醇失效。
储罐设置氮封系统是聚醚多元醇储存环节至关重要的保护性措施。氮封就是用氮气填充罐内的气相空间。由于氮气密度比聚醚多元醇轻,所以氮气浮在液体的上方。当呼气时,呼出罐外的是氮气而不是聚醚多元醇蒸气。当罐内压力降低时,氮气自动进罐补充气体空间,减少蒸发损耗,避免聚醚多元醇接触氧化。目前储罐采用的氮封系统主要是直接将减压后的氮气通入储罐的上部空间,储罐压力容易引起较大波动,导致鼓罐或瘪罐等事故。
传统的聚醚多元醇储罐系统还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储罐顶部设有呼吸阀,当储罐内压力低于呼吸阀设定值时,当补气阀故障时,储罐通过呼吸阀向罐内补充空气,导致罐内储存的介质吸湿、氧化变质,影响原料的使用或者产品的质量;
(2)当储罐内储存易燃易爆介质时,吸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储罐有燃烧爆炸的风险;
(3)当储罐压力过高时,有害的储存介质蒸气可能通过呼吸阀呼出,一方面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有污染环境的隐患;
(4)当储罐压力波动较大时,氮气补气阀、呼吸阀开闭频繁,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以及储罐的稳定运营。
因此,研究新型的聚醚多元醇储罐稳压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着简单易行、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经济适用的原则,提供一种聚醚多元醇储罐的一体化稳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2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