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3127.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V23/04;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插座 红外 人体 感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插座领域的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包括底座,底座前端固定连接有后芯组件,后芯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有线路板和固定柱,线路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头,固定柱前端固定连接有荧光头;底座前端卡接有压板,压板前端面开设有插孔、卡管槽、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灯条,第二圆孔内固定设置有感应头透光片,开关槽内转动连接有开关块;压板下端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达到控制夜灯的照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插座领域,具体是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
背景技术
开关插座就是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开关与插座,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使用的家用电器,有时可以为了美观而使其还有装饰的功能。夜灯通过透露房间的总体布局而不需要重新开启大灯,避免被楼梯,障碍物或宠物绊倒,或标记紧急出口。夜灯来提供光照的安全感,或者为了缓解恐惧症(恐惧黑暗)。
但是,现有夜灯均为单独产品,需要插在插座上才能使用,这样不仅占用了插座资源,而且还降低了整体的美观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开关插座带红外人体感应夜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固定连接有后芯组件,所述后芯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有线路板和固定柱,所述线路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头,所述固定柱前端固定连接有荧光头;所述底座前端卡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前端面开设有插孔、卡管槽、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灯条,所述第二圆孔内固定设置有感应头透光片,所述开关槽内转动连接有开关块;所述压板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前端面开设有导向孔和安装孔,这样在工作时,导向孔可以便于对面板的安装,安装孔可以达到对本装置的固定,使本装置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压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一一对应,这样在工作时,可以达到对压板的固定安装,使得压板卡合在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前端固定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下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灯条透光片,这样在工作时,可以达到对灯条的保护,使得灯条不容易被破坏,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插孔和开关槽均贯穿面板,这样在工作时,可以达到使面板对其内部的保护,同时也便于装置进行工作。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感应头、电路板和灯条的配合下,当人体通过感应头透光片时,这时的感应头内部的红外线感应仪会控制电路板对其灯条进行送电,使得灯条发光,然后在灯条透光片的作用下使得对外发射出光芒,这样就可以达到照亮目的;在荧光头的作用下夜间会使得荧光头发光,以便于人们找到开关的位置,通过按压开关块使得灯条照亮,这样也能达到照亮的目的,解决了夜灯需要从新单独安装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插座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3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屋顶的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