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ray盘进料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4413.0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根;孟祥宽;吴超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王珒;韦超峰 |
地址: | 2152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ray 进料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ray盘进料限位装置,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Tray盘抱紧机构,两个Tray盘抱紧机构之间形成进料通道,所述Tray盘抱紧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部件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限制Tray盘水平偏移的导引件。本实用新型在Tray盘进料过程中,利用导引件限制了Tray盘的偏移,并利用Tray盘抱紧机构调整Tray盘的位置,从而避免了Tray盘偏移并能将Tray盘调整到准确位置,减少了Tray盘的位置偏差,使得后续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转移Tray盘以及Tray盘中的物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ray盘进料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OLED屏幕开始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得到应用。柔性OLED屏幕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相比,不仅体积更加轻薄,并且功耗低,寿命长,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不仅能够平面显示,还能够弯曲变形,实现曲面显示。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其生产工艺流程大大简化,将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进行OLED屏的修复过程中,为了便于大规模的生产,通常会采用Tray盘进行待修复屏幕的上料,Tray盘为一般为方形盘,方形盘上设置有若干均布的料槽,待修复屏幕放置在料槽中,然后利用Tray盘进行上料。并且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是多个Tray盘同时进料,即多个Tray盘叠在一起。利用AGV或者MGV将多个Tray盘运至修复线的进料区,然后多个Tray盘在进料区中沿特定方向进料。然而,在Tray盘进料时,因为进料区的宽度会相对Tray盘的宽度宽,因此,Tray盘进入进料区时,位置和方向都可能存在很大偏差,导致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进料。并且,如果Tray盘进料时,位置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后续工序难以快速地进行物料转移,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然而目前进行OLED屏修复的设备中,在Tray盘进料时,多是直接人工或利用AGV或MGV将多个叠在一起的Tray盘置于进料区,而没有对Tray盘的进料位置及方向进行调整的装置,导致Tray盘的放置位置偏差较大,从而无法快速准确地进料,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的在Tray盘进料时,不能对Tray盘的位置及方向进限制,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ray盘进料限位装置,通过对Tray盘的进料位置和方向进行限制,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Tray盘进料限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Tray盘抱紧机构,两个Tray盘抱紧机构之间形成进料通道;所述Tray盘抱紧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部件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限制Tray盘偏移的导引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运动端铰接的转动部和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上的限位部,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并带动限位部绕所述基座的一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垂直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包括所述自由端以及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运动端铰接的铰接端,所述基座与所述转动部的自由端与铰接端之间的位置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基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与转动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为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为两个,两个导引件的顶端通过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通过安装件设置在所述Tray盘抱紧机构的基座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4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