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装置及物料分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9101.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D88/66;B65G6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物料 分选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及物料分选设备。下料装置包括一级下料机构和二级下料机构。二级下料机构包括滚筒,滚筒能够转动,滚筒包括筒壁,筒壁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筒壁的周向和轴向间隔分布,各通孔的尺寸设置成使物料通过;一级下料机构包括一级振料斗和一级振动器,一级振料斗伸入滚筒中,一级振料斗包括一级落料口,一级落料口位于滚筒中并沿滚筒轴向延伸;一级振动器用于驱动一级振料斗振动以使一级振料斗内的物料经由一级落料口落至滚筒中。本公开的下料装置通过一级下料机构和二级下料机构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均匀下料,避免了物料在输送带上出现堆积的或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了物料的剔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料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及物料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物料中通常混合有不合格的物料或杂质(统称为剔除物),为了将物料中的剔除物剔除,首先需要通过下料装置将物料铺设在输送带上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剔除工作。现有的下料装置的下料斗前端为下料口,下料斗下料时,物料需移动至下料斗的前端的下料口后再落下,这种下料方式容易导致物料在下料斗的前端的堆积,使得物料不能均匀地铺设在输送带上,即,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物料在某些位置铺设得薄厚不均,影响物料的剔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装置及物料分选设备,其能够实现均匀下料,提高物料的剔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其包括一级下料机构和二级下料机构。二级下料机构包括滚筒,滚筒能够转动,滚筒包括筒壁,筒壁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筒壁的周向和轴向间隔分布,各通孔的尺寸设置成使物料通过;一级下料机构包括一级振料斗和一级振动器,一级振料斗伸入滚筒中,一级振料斗包括一级落料口,一级落料口位于滚筒中并沿滚筒轴向延伸;一级振动器用于驱动一级振料斗振动以使一级振料斗内的物料经由一级落料口落至滚筒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料装置还包括三级下料机构,三级下料机构包括三级振料斗和三级振动器;三级振料斗设置于滚筒的下方,以接收从滚筒的通孔出来的物料,且三级振料斗的预设输送方向相对于滚筒的轴向垂直或倾斜,三级振动器用于驱动三级振料斗振动以使三级振料斗输送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级下料机构还包括位于三级振料斗上方的进料仓,进料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滚筒下方,出料口对应三级振料斗,三级振料斗通过进料仓接收从滚筒的通孔出来的物料;所述进料仓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分别与筒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且均与筒壁侧面对应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第三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连接,且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筒壁的第一端位于一级振料斗预设输送方向的下游,第二端沿筒壁的轴向位于第一端的相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壁中轴线上位于筒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由靠近第一端的第一预设部分和靠近第二端的第二预设部分组成;第一侧壁倾斜设置,从上至下第一侧壁逐渐向筒壁的第二端靠近,筒壁中轴线的第一预设部分位于第一侧壁的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者倾斜设置,从上至下,任一倾斜的一者逐渐向对方靠近;筒壁中轴线的第二预设部分位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中的任一倾斜的一者的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筒壁的轴向,出料口超出筒壁的第二端;第二侧壁竖直设置,或,第二侧壁倾斜设置,从上至下第二侧壁逐渐向筒壁的第一端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者倾斜设置,从上至下,任一倾斜的一者逐渐向对方靠近;筒壁中轴线上位于筒壁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位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中任一倾斜的一者的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仓还包括固定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中至少一者之上的缓冲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料装置还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级下料机构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二级下料机构和三级下料机构安装在第二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9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斜插式跳线帽
- 下一篇:一种齿轮性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