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溅射的污泥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9384.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红;黄权;毛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国际飞驰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B65B3/26;B65B3/0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溅射 污泥 灌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溅射的污泥灌装装置,属于物流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罐体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的下端封口设置,安装管的内侧壁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阶梯槽,阶梯槽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内螺纹,阶梯槽内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对应连接内螺纹设置有连接外螺纹,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柱,橡胶柱嵌设于安装管的下段且与安装管密封配合设置;安装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开设有两第一过孔,两第一过孔关于安装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安装管位于罐体外的部分开设有一个第二过孔,第二过孔位于阶梯槽的下方,第二过孔连接有灌装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污泥溅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溅射的污泥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运输的主要方法有管道运输、卡车运输、驳船运输,以及组合输送方法等。其中,卡车运输不受输送目的地的限制,不需经过中间转运,运输过程方便、灵活性大。使用卡车对污泥进行运输时一般会用罐式集装箱装载污泥,罐式集装箱的顶部开设有灌装口,用于灌装污泥,由于污泥本身的粘稠度较高,从灌装口往下灌装污泥时,污泥会在灌装口的下方堆积,而导致罐式集装箱难以被灌满,且当污泥堆积至灌装口时,从灌装口灌入的污泥容易从灌装口溅射出罐式集装箱而污染罐式集装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溅射的污泥灌装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罐体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罐体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下端封口设置,所述安装管的下端延伸进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管的内侧壁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内螺纹,所述阶梯槽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对应所述连接内螺纹设置有连接外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嵌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下段且与所述安装管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安装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开设有两第一过孔,所述两第一过孔关于所述安装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安装管位于所述罐体外的部分开设有一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阶梯槽的下方,所述第二过孔连接有灌装管。
其中,灌装管用于通过软管与污泥泵连接,以通过灌装管将污泥灌装到罐体中;橡胶柱与安装管的内侧壁紧密相抵地密封配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污泥灌装时,首先使用软管连接污泥泵和灌装管,然后旋转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橡胶柱上移,以使橡胶柱脱离与安装管的内侧壁的抵接,此时第一过孔连通罐体的内部与安装管的内部,第二过孔连通安装管的内部与灌装管,然后打开污泥泵将污泥泵入到安装管的内部,由于安装管内部的压强的存在,安装管中的污泥会从两个第一过孔被挤入到罐体中,并被喷射至罐体的两侧,污泥在罐体中的流动过程为从两侧流向中间,可以有效防止污泥在开口的下方堆积,进而能更方便地灌装满罐体,同时可以防止污泥从开口溅射出罐体,其中,两第一过孔优选为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灌装完毕后,通过旋转螺纹杆,可以使得橡胶柱下移至与安装管的内部空间的底部相抵,此时橡胶柱堵住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可以将罐体密封起来,防止罐体内的污泥以及污泥产生的恶臭气味外溢。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盘。
转盘用于更方便地转动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槽与所述安装管的内侧壁的交界处设置有圆倒角。
圆倒角用于方便橡胶柱的下移,可以避免橡胶柱在下移的过程中抵在阶梯槽与安装管的内侧壁的交界处。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管包括相互连通的固定管和连接管,所述固定管贴合设置于所述罐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朝向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连接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且所述连接管竖直设置。
连接管用于通过软管与污泥泵连接,固定管用于增加连接管与安装管之间的间距,便于将软管安装到连接管上,连接管竖直设置可以进一步地便于将软管套设在连接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国际飞驰物流有限公司,未经深国际飞驰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9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大灯用高固有频率振动工装
- 下一篇:用于集装罐的排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