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关节仿生冷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9717.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步建立;钱宇航;武睿敏;罗涛;刘明;孙成;崔健;张旭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帆;易长乐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关节 生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关节仿生冷疗装置,包括用于套置于肩关节的袖管以及与袖管固定相连用于将袖管固定于人体上的袖管固定件,袖管上对应肩关节冷疗部位处固定有用于固定冷疗袋的冷疗袋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能够牢固固定、紧密贴合于冷疗部位,有效减轻肩部肿痛症状,减少不必要镇痛药物。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肩关节损伤后使用冷敷治疗肩关节疼痛、肿胀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肩关节冷疗,具体地说是一种肩关节仿生冷疗装置。
背景技术
疼痛、肿胀是肩关节损伤的两大主要症状。临床上主要见于肩关节扭伤、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急性肩袖撕裂等疾病。同时,术后早期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微小血栓形成致微循环不畅,炎性介质聚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增多,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引起组织肿胀、疼痛。冷疗作为保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能降低局部组织代谢、减缓局部血流、减慢神经信号传导,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消肿、镇痛的效果,利于组织修复或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传统冷敷直接将冷疗冰袋放于肩部皮肤上,未能有效固定,冰袋容易滑落,而且冰袋与肩部不能紧密贴合,冷敷面积不足,冷疗不均匀,严重影响冷疗效果,从而增加了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或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肩关节仿生冷疗装置,以达到牢固固定、紧密贴合于冷疗部位,有效减轻肩部肿痛症状,减少不必要镇痛药物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肩关节仿生冷疗装置,包括用于套置于肩关节的袖管以及与袖管固定相连用于将袖管固定于人体上的袖管固定件,袖管上对应肩关节冷疗部位处固定有用于固定冷疗袋的冷疗袋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袖管固定件包括用于置放于身体前部的前翼带以及用于置放于身体后部的后翼带,前翼带与袖管前侧固定相连的,后翼带与袖管后侧固定相连,前翼带与后翼带可拆卸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前翼带与后翼带通过绑扎或按扣或粘扣或纽扣可拆卸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前翼带或后翼带上设有弹性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限定,前翼带及后翼带翼带采用透气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冷疗袋固定件为固定在袖管上用于容纳冷疗袋的容物室,容物室上设有开合口,开合口处固定有控制开合口开合的开合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冷疗袋固定件的设置至少为以下一种方式:
A.袖管上对应肩胛下肌处固定有冷疗袋固定件;
B.袖管上对应冈下肌处固定有冷疗袋固定件;
C.袖管上对应冈上肌处固定有冷疗袋固定件;
D.袖管上对应三角肌处固定有冷疗袋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容物室内与冷疗袋相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限定,容物室于袖管处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织物层,容物室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限定,开合件为拉链,防水层为PVC膜,织物层为棉质面料,保温层为棉质面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袖管固定件将袖管牢固贴合于人体上,使袖管上冷疗袋固定件所固定的冷疗袋维持固定在人体需冷疗的部位,有效保证冷疗袋紧密贴合于冷疗部位,覆盖所需冷疗的部位,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肩部肿痛症状以及减少不必要镇痛药物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9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飘窗生产模具进料组件
- 下一篇:膝关节用冷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