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0164.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3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荣;郭文炜;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科大(厦门)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器皿 晾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沥水板上的若干个沥水棒,若干个沥水棒均向上倾斜设置,沥水棒包括固定连接在沥水板上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铰接的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住器皿,且夹持件接触于该器皿的部分具有与该器皿表面相匹配的弧度;夹持件上设有卡扣,支撑杆的一侧对应设有与卡扣配合卡接的卡槽,另一侧设有往夹持件方向延伸的挡板,夹持件置于挡板上,并与支撑杆平行,卡扣在夹持件转动后与卡槽实现卡接。该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相邻的器皿之间不会造成干扰,沥水板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常常会使用到烧杯、烧瓶、试管等玻璃器皿,而玻璃器皿每次使用完后,需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晾干。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8032624U中公开的一种实验室快干沥水装置,包括工作台(1)及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水槽(2),还包括沥水板(3)及若干沥水组件,所述沥水板竖直固定于工作台台面上,沥水板上设有若干卡孔,所述沥水组件包括固定板(4)及沥水棒(5),所述沥水棒向上倾斜固定于固定板外侧面,所述固定板内侧面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卡孔卡配,位于沥水板与水槽之间的工作台台面上设有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由若干挡板(7) 与沥水板合围而成,所述挡板上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槽内。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沥干速度快,玻璃器皿取放方便,适合各种不同规格玻璃器皿晾干的效果,其可根据晾干的玻璃器皿数量和体积在沥水板上不同位置和间距的卡孔上安装沥水组件,从而大大提高使用灵活性。但这样会使得沥水板的部分空间被闲置,从而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至少解决了需要通过调整沥水棒之间的位置和间距来适应玻璃器皿的数量和体积,而造成沥水板的空间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器皿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沥水板上的若干个沥水棒,若干个所述沥水棒均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沥水棒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沥水板上的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杆铰接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住器皿,且所述夹持件接触于该器皿的部分具有与该器皿表面相匹配的弧度;所述夹持件上设有卡扣,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对应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卡接的卡槽,另一侧设有往所述夹持件方向延伸的挡板,所述夹持件置于所述挡板上,并与所述支撑杆平行,所述卡扣在所述夹持件转动后与所述卡槽实现卡接。
如此设置,通过夹持件夹住器皿,保证器皿在沥水架上的稳定,避免器皿意外掉落导致损坏,并且夹持件接触于该器皿的部分具有与该器皿表面相匹配的弧度,使得夹持件和器皿的接触面积增加,这样既可保证夹持件与器皿的充分接触,保证夹持效果,还可避免器皿受到夹持件的剪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然后将沥水棒上的夹持件往支撑杆的方向转动,而与之相邻的沥水棒上的夹持件则置于挡板上与支撑杆平行,如此,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相邻沥水棒之间成交错分布,从而使得放置在沥水棒上的相邻器皿之间不会因为体积过大而对彼此之间造成干扰,进而无需通过调整沥水棒的位置或间距来适应玻璃器皿的数量和体积,使沥水板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夹持件转动后,器皿具有更大的倾斜角度,晾干速度更快。
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的圆杆及L型活动压件,所述L型活动压件包括压块以及贯穿所述圆杆的螺纹杆,所述压块垂直于所述螺纹杆,且贴合于所述圆杆的外周面上,所述L型活动压件通过所述螺纹杆和螺母与所述圆杆紧固连接。
如此设置,在螺纹杆和螺母的配合下,可通过调整压块与圆杆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器皿侧壁的厚度;同时由于沥水棒向上倾斜设置,在夹持件与支撑板保持平行的时候,因此也可将器皿直接套在圆杆上进行晾干,从而增加了沥水棒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科大(厦门)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科大(厦门)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0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