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及一种可视吸黑头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1541.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杰而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5/00;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建平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黑头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摄像模块、制冷/热模块以及真空泵模块;一种可视吸黑头仪,所述的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包括本体和真空吸头,在所述真空吸头内设有限位环,在所述限位环上设有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的镜头穿过限位环向下延伸,在所述限位环上方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真空吸头可拆卸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限位环配合将摄像头组件固定在两者之间;通过上述电路能够让吸黑头仪更好地对毛孔中黑头的位置进行定位,更好地保护毛孔,而通过该可视吸黑头仪,具有更好的摄像稳定性,脸上的油污等也不会因为摄像头组件的松动而侵入本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黑头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及一种可视吸黑头仪。
背景技术
吸黑头仪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美容器具,能够将毛孔中的黑头吸出,但现有的吸黑头仪存在以下只有吸黑头的功能,直接吸取黑头对人脸的伤害较大;在使用的时候,会受到吸黑头仪的遮挡而无法看到黑头的位置,导致较难对准黑头部位;也有一些带有摄像头的可视吸黑头仪,能够在吸黑头仪与脸部贴合之前看到黑头的位置,从而精准地吸出黑头,但是这种吸黑头仪的摄像头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及一种可视吸黑头仪,能够让吸黑头仪更好地对毛孔中黑头的位置进行定位,更好地保护毛孔,而通过该可视吸黑头仪,具有更好的摄像稳定性,脸上的油污等也不会因为摄像头组件的松动而侵入本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包括:
电源模块;
主控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摄像模块,分别与外置显示屏、所述电源模块以及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观察毛孔中的黑头位置;
制冷/热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制热,以对人脸的毛孔进行扩张,或者用于制冷,以对吸黑头结束后的毛孔进行收缩;
真空泵模块,分别所述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吸取毛孔中的黑头。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端子J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
电源芯片U1,其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端子J1电连接;
端子J2,其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电池,与所述端子J2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模块包括MOS管Q1、电阻R7-8、二极管D31、电容C6以及真空吸头,所述MOS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端和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的漏极分别与真空吸头的一端、二极管D31的阳极以及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1的阴极、电源模块以及真空吸头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热模块包括电阻R16-17、MOS管Q2以及半导体片,所述MOS管Q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端和MOS管Q2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半导体片的一端电连接,半导体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可视吸黑头仪电路还包括分别与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的风扇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杰而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杰而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1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自由度驱动机构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发电厂集中制冷机组配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