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1730.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任丽娟;尹伯翔;窦红润;周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00;A47L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沈雄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吸尘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持吸尘器,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处理,包括:上盖,其外周面成型有出风孔;下盖,与上盖可拆卸连接;下盖与上盖扣合以形成容置空间;其中,下盖的底端面成型有沿自身轴向开设的进风孔,进风孔通过容置空间与出风孔连通;抽吸组件,设于容置空间中,用于在进风孔形成负压;以及过滤组件,设于容置空间中,并较抽吸组件更靠近下盖设置,用于对脏空气进行过滤;其中,下盖的底端面还设有一个或多个刮擦件,刮擦件围设于进风孔的四周,刮擦件配置为在抽吸组件抽吸后能够使得脏空气呈旋转的态势进入进风孔。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手持吸尘器能够有效地提高抽吸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会在桌面上进行学习工作,比如图纸绘画、实验操作、模型制作和文字创作等时,易产生大范围的、不易清理的垃圾,且多为碎屑,极不易手动清理。为了快速方便的清理桌面,用于桌面清洁的手持吸尘器应运而生。手持吸尘器的底端面上设有毛刷条,毛刷条能够使得吸尘器的吸入口与待清洁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将桌面上的脏物吸入。而现有的手持吸尘器的毛刷条只具有将桌面上的脏物刷开的作用,而不具有提高抽吸效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手持吸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吸尘器,能够有效地提高抽吸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吸尘器,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处理,包括:盖体,其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外侧周面成型有出风孔、底端面成型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抽吸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用于在所述进风孔形成负压,以吸取所述待清洁表面的脏物,使得包含所述脏物的脏空气能够从所述进风孔流进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下盖的底端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刮擦件,所述刮擦件围设于所述进风孔的四周,所述刮擦件配置为在所述抽吸组件抽吸后能够使得脏空气呈旋转的态势进入所述进风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刮擦件为多个,每一所述刮擦件呈线性设置,包括靠近所述进风孔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进风孔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连线与所述进风孔的径向方向之间存在第一夹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在15°~45°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刮擦件呈直线条状、渐开线条状、弧线条状、连续折弯的波浪条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刮擦件为毛刷条,所述毛刷条包括衬底以及立设于所述衬底一侧上的绒毛;其中,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与所述下盖的底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绒毛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底端面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毛刷条中的绒毛分别具有第一硬度和第二硬度,所述第一硬度与所述第二硬度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硬度;其中,具有所述第一硬度的毛刷条中的绒毛的线径为0.01-0.04mm,具有所述第二硬度的毛刷条中的绒毛的线径为0.19-0.21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毛刷条中的绒毛均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子绒毛和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二子绒毛,所述第一硬度与所述第二硬度不同;其中,在绕所述进风孔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绒毛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子绒毛。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硬度;其中,所述第一子绒毛的线径为0.01~0.04mm,所述第二子绒毛的线径为0.19~0.21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孔的延伸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其中,在所述手持吸尘器水平放置时,所述出风孔的延伸方向倾斜向上,以使所述出风孔能够以斜向上的角度出风。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1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