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裹归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2517.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凯;强浩勇;贺子刚;安华萍;陈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机械制造(河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7 | 分类号: | B65G13/07;B65G13/06;B65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517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裹归中装置,所述包裹归中装置包括包裹归中板面、多个第一辊轮、多个第二辊轮、第一归中传动带、第二归中传动带、第一归中驱动电机和第二归中驱动电机,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底部,多个所述第一辊轮的顶面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的顶面露出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以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中轴线为对称线一一对称设置,且对应的单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单个所述第二辊轮呈八字形排布,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和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位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底部。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包裹分散输送时扫码、数件等操作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裹归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物流包裹分离基本依靠人工来完成,尽管操作并不复杂,但是每天处理数以万计的包裹,是一项相当繁重的劳动,效率也不高,用人多,工作强度高。现有包裹的分离主要是在包裹的卸车区靠人工操作实现包裹的大小件分离及调整包裹面单向上的操作方式,这种人工操作的分离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处理效率低,且在进行分离后将包裹输送至下一工位时,由于包裹较为分散,导致进行扫码、数件或其他对准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裹归中装置,以解决现有包裹分散输送时扫码、数件等操作较为困难的问题,该包裹归中装置能够对包裹进行自动化归中操作,便于后续扫码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裹归中装置,所述包裹归中装置包括包裹归中板面、多个第一辊轮、多个第二辊轮、第一归中传动带、第二归中传动带、第一归中驱动电机和第二归中驱动电机,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底部,多个所述第一辊轮的顶面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的顶面露出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以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中轴线为对称线一一对称设置,且对应的单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单个所述第二辊轮呈八字形排布,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和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位于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的顶面依次与多个所述第一辊轮抵接,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的顶面依次与多个所述第二辊轮抵接,所述第一归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传动,所述第二归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归中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一归中驱动轮,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归中驱动轮的外周;所述第二归中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二归中驱动轮,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二归中驱动轮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归中传动带和所述第二归中传动带呈八字形排布。
本包裹归中装置在进行包裹的归中操作时,当进入所述包裹归中装置进料端的包裹位于所述包裹归中装置的侧边位置时,由于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以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中轴线为对称线一一对称设置,且对应的单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单个所述第二辊轮呈八字形排布,在多个所述第一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辊轮向前传送包裹的时候,对包裹不仅施加向前的传送动力,同时也向包裹施加归中的推力,保证包裹沿所述包裹归中板面的中轴线传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包裹归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裹归中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裹归中装置,该包裹归中装置能够对包裹进行自动化归中操作,便于后续扫码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机械制造(河源)有限公司,未经宏达机械制造(河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2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显温保温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消毒的乙肝快速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