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4199.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玉;熊建华;喻哲;陈洋洋;王小青;陈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6 | 分类号: | B60G1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丽霖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螺旋弹簧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支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V型,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一体铸造成型。本申请通过将侧板设计呈一个V型,在底板上设置安装孔,从而将螺旋弹簧安装在安装孔内,整个安装座结构一体成型,只需将整个安装座与后纵梁连接即可,不需要额外在对安装结构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生产速度也避免了因为焊接而带来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支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
背景技术
螺旋弹簧安装座固定在车身上,用于装配底盘后悬架螺旋弹簧。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螺旋弹簧安装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强钢板焊接而成,基本结构为一个安装板12和一个车身连接板13组成;传统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由于是由多个零件焊接而成的,增加了焊接的时间,且焊接有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螺旋弹簧安装座是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焊接而成的这样会增加焊接时间且焊接会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V型,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一体铸造成型。
优选的,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焊接板,所述焊接板与所述侧板的上边沿连接,所述焊接板为V型,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形成V型腔体,所述安装孔的周围设有内筋槽,所述内筋槽与所述腔体的内壁支架你设有多个内加强筋,相邻内加强筋与底板、侧板之间形成隔间。在安装孔的周围设置内筋槽,内筋槽与侧板之间设有内加强筋,通过内加强筋形成多个隔间,这样就轮毂似的结构,在保证了安装螺旋弹簧的基础上还提升了安装座的刚度。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外加强筋,所述外加强筋的上部与所述焊接板连接,所述外加强筋的下部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侧板的外侧设置外加强筋,进一步提升安装座的刚度。
优选的,所述每个隔间的底板上均设有漏液孔。安装座安装到后纵梁上对整个车身进行喷涂处理后,电泳液通过漏液孔可以流出,不会影响后续工序的生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与所述侧板连接的最低位置开设有排水孔。为了防止车身电泳翻转过程中电泳液积液排不出去,因此在安装座安装后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排水孔将积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由铝合金制作而成。现有的安装座是采用钢制作而成的,为了使得真个车身轻量化,因此本身的安装座选用铝合金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侧板设计呈一个V型,在底板上设置安装孔,从而将螺旋弹簧安装在安装孔内,整个安装座结构一体成型,只需将整个安装座与后纵梁连接即可,不需要额外在对安装结构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生产速度也避免了因为焊接而带来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螺旋弹簧安装座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板,2-侧板,3-安装孔,4-焊接板,5-内筋槽,6-内加强筋,7-外加强筋,8-隔间,9-漏液孔,10-排水孔,11-后纵梁,12-安装板,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4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