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7790.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8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阳;刘伟;郭全丽;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2 | 分类号: | F16C33/72;F16C35/00;B63H25/38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刘登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摩擦 上舵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包括舵杆和舵承组件,舵杆穿设在舵承组件的中心位置;舵承组件包括舵承主体、密封组件和固定组件,密封组件设于舵承主体的顶端,固定组设于舵承主体的底端,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密封油盖,固定座的边缘与舵承主体的边缘通过铰链连接,密封油盖设于固定座的顶端;固定组件包括底座、螺杆和固定扣,底座内部设有空腔,固定扣与舵杆贴合,螺杆一端穿出空腔与固定扣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外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上舵承密封性较差导致海水与舵杆接触造成腐蚀和安装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舵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
背景技术
舵承指固定在船体上用以支承舵的轴承装置的统称。上舵承是船舶舵装置中用来支撑舵杆的轴承,它既能保证舵杆不落入水中,还能帮助舵杆转动,起到润滑的作用。
在船舶工业中,尤其在大吨位级货轮上应用于其航向控制系统中支承舵杆的上舵承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部件。这种上舵承其结构包括舵承本体,该舵承本体的体表中部设置有窗口,该窗口与舵承本体的内孔相连通,在舵承本体窗口上部内孔中固定地设置有衬套,舵杆穿过衬套内孔并与之形成转动副。在舵承本体上端面固定地安装有摩擦片,卡接于舵杆上的舵承座支撑于摩擦片上并贴着摩擦片作相对转动。在舵承本体窗口下部内孔与舵杆之间填充有水密填料,在舵承本体窗口内且在水密填料的上方安装有压紧水密填料的压盖。
现有技术中舵承本体体表上设置有与其内相连通的窗口,就使舵承的整体密闭性变差,位于舵承本体内窗口部分的舵杆和衬套就会受海上湿气和浪花的侵蚀而发生锈蚀,一旦这种锈蚀扩散到衬套及填料与舵杆的配合面处,则会使舵杆发生损坏,缩短了舵杆的使用寿命,同时舵承在进行定位安装时,为保证舵承整体轴线的垂直度,则需由人工在货轮上对支承上舵承的甲板进行现场的刮削加工,这种人工刮削加工不但费时费力,也使生产及安装周期变得过长,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上舵承密封性较差导致海水与舵杆接触造成腐蚀和安装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上舵承密封性较差导致海水与舵杆接触造成腐蚀和安装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包括舵杆和舵承组件,所述舵杆穿设在所述舵承组件的中心位置;
所述舵承组件包括舵承主体、密封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舵承主体的顶端,所述固定组设于所述舵承主体的底端,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密封油盖,所述固定座的边缘与所述舵承主体的边缘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密封油盖设于所述固定座的顶端;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螺杆和固定扣,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扣与所述舵杆贴合,所述螺杆一端穿出所述空腔与所述固定扣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密封油盖、固定座、舵承主体和底座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形孔洞,每个所述圆形孔洞大小相同,且同轴心。
优选的,所述圆形孔洞的面积与所述舵杆的截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的截面为扇形,所述螺杆和固定扣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螺杆和固定扣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三个所述螺杆的外部均设置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油盖上还设置有两个卸油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7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