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8263.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龚循安;张克非;龚龑;张皓;李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循安 |
主分类号: | G01K7/01 | 分类号: | G01K7/01;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智能 体温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包括弹性包覆带和读写装置,所述弹性包覆带与手臂相贴合,所述弹性包覆带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RFID感应器以及与RFID感应器相连接的体温标贴,所述体温标贴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流信号,所述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所述读写装置为RFID读写装置,所述读写装置可读取RFID的温度数据和信息数据。通过RFID感应器与体温标贴相连接,在基于RFID温度标贴的温度监测具有能够身份识别、测温节点体积小、成本低和寿命长,且通过读写装置读取温度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体温测量方式一般有水银温度计、电子体温计、红外额温枪等方式,水银温度计测温为接触式测温,存在使用范围局限,时间长的缺点;电子体温计测温为接触式测温,存在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范围局限的缺点;而红外额温枪侧围为短距离接触侧围,使用频率高。
目前市场上还有可穿戴设备(包括体温、心跳)进行测温,在体温方面存在准确度低、电池更换频繁、体积大、舒适性差、无智能数据存储传输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其优点在于快速读取使用者的体温,可以更好地快速检测使用者的体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包括:
弹性包覆带,所述弹性包覆带与手臂相贴合,所述弹性包覆带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RFID感应器以及与RFID感应器相连接的体温标贴,所述体温标贴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流信号;
读写装置,所述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所述读写装置为RFID读写装置,所述读写装置可读取RFID的温度数据和信息数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体温标贴为CMOS温度传感器,所述RFID感应器为无源超高频RFTD。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读写装置与RFID感应器之间的感应距离为30mm~30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包覆带通过绑带进行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包覆带由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RFID感应器于体温标贴一体成型于弹性PCB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读写装置连接有APP。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RFID感应器与体温标贴相连接,在基于RFID温度标贴的温度监测具有能够身份识别、测温节点体积小、成本低和寿命长,且通过读写装置读取温度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弹性包覆带,10为绑带,20为RFID感应器,30为体温标贴,40为读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循安,未经龚循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8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抗磨损瓦楞纸箱
- 下一篇:一种加弹机排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