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9552.0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宗学文;张健;武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29 | 分类号: | B29C64/129;B29C64/20;B29C64/264;B29C64/371;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程彦彦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掩膜版 技术 工业 打印 快速 成型 装置 | ||
1.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树脂槽(2)、设置在树脂槽(2)内且充满氧气的封闭气室(3)、以及用于发射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的光源照明模块,所述树脂槽(2)内装有斥水性光敏树脂(7),所述斥水性光敏树脂(7)的表层设置有缓慢层流的水封层(8),所述封闭气室(3)的下部浸入至斥水性光敏树脂(7)内,所述封闭气室(3)的上部位于水封层(8)的上方,所述光源照明模块安装在充满氩气的保护气室(5)内,所述保护气室(5)设置在封闭气室(3)的正上方,所述树脂槽(2)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成形零件(11)的托盘(6),所述托盘(6)布设在封闭气室(3)的正下方,所述光源照明模块包括无极灯发光装置(9)、以及设置在无极灯发光装置(9)下方的液晶面板(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气室(3)和保护气室(5)固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供保护气室(5)安装的第一丝杠(12)、以及供托盘(6)上下移动的第二丝杠(1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13)分别布设在树脂槽(2)的两侧,所述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13)均转动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13)均与工作台(1)的台面相互垂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室(5)通过第一横向连接件(14)安装在第一丝杠(12)上,所述第一横向连接件(14)的一端与保护气室(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连接件(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丝杠(12)相互配合的第一丝母座(15)。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6)通过竖向连接件(16)和第二横向连接件(17)安装在第二丝杠(13)上,所述竖向连接件(16)与第二丝杠(13)相互平行,所述竖向连接件(16)的下端伸入至斥水性光敏树脂(7)内与托盘(6)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16)的上端伸出至树脂槽(2)的上方,所述竖向连接件(16)的上端通过第二横向连接件(17)与第二丝杠(13)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连接件(17)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丝杠(13)相互配合的第二丝母座(18)。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灯发光装置(9)安装在保护气室(5)的顶部,所述液晶面板(10)与工作台(1)的台面相互平行。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灯发光装置(9)包括有外至内依次排布的第一矩形无极灯(19)、第二矩形无极灯(20)、第三矩形无极灯(21)和泡体无极灯(22)。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无极灯(20)和第三矩形无极灯(2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矩形无极灯(20)和多个所述第三矩形无极灯(21)均有外至内依次嵌套布设,所述泡体无极灯(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泡体无极灯(22)布设在一条直线上且其均布设在最内侧的一个第三矩形无极灯(21)内部。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掩膜版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无极灯(19)、第二矩形无极灯(20)、第三矩形无极灯(21)和泡体无极灯(22)的功率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9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断面二衬钢筋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出水堰及沉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