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镜吻合器的防二次击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1694.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苟勇刚;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A61B17/115;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吻合 二次 击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防二次击发装置,包括用于卡住切割刀组件的击发块,所述击发块一端加工有一径向通孔,在径向通孔内安装有一轴销,所述轴销上具有一可绕轴销转动的限位架;通过一体成型的限位架,整体结构简单,一方面具备了扭簧产生扭矩或旋转力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防止二次击发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制造与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吻合器的防二次击发装置。
背景技术
腔镜吻合器作为被广泛运用于微创手术中的切割吻合器之一,主要用于腹部外科、妇科、儿科以及胸外科手术,在使用时将钉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枪身主体上,然后通过调节枪身主体来调节钉仓组件的动作(左右摆动),在调节好角度使用钉仓组件将要切除的组织夹紧并通过钉仓组件的击发,使得依次通过钛钉缝针,现有在使用时为了防止二次击发均在钉仓组件中设计有防二次击发组件装置,现有的防二次击发组件装置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且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吻合器的防二次击发装置,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降低装配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防二次击发装置,包括用于卡住切割刀组件的击发块,所述击发块一端加工有一径向通孔,在径向通孔内安装有一轴销,所述轴销上具有一可绕轴销转动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一端具有击发后防止二次击发的限位部,所述限位架的另一端具有使所述限位部绕所述轴销转动的扭转部,所述扭转部和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多段金属丝弯折形成具有用于滑动的平面区域和用于限位的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位于所述平面区域中部。
优选地,所述扭转部包括由金属丝缠绕而成的扭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一体成型的限位架,整体结构简单,一方面具备了扭簧产生扭矩或旋转力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防止二次击发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制造与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二次击发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二次击发装置击发前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击发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击发时限位架转动状态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到钉仓组件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击发块1、轴销2、限位架3、平面区域31、凸起区域32、扭转部33、扭簧3a、卡位块4a、切割刀组件5、杆体6、限位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的为现有腔镜吻合器内的防二次击发装置,包括击发块1,在击发块1内设置的轴销2,在轴销2上套接的扭簧3a以及转动连接在轴销2上的卡位块4a,由于卡位块4a的设置使得安装困难,增加安装劳动强度,且增加了其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1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牌照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微创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