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1782.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祥羚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液晶 背光源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LED白光光源包括LED灯罩、预制基板、蓝光芯片以及YAG黄色荧光粉,YAG黄色荧光粉涂覆在蓝光芯片的发光表面,蓝光芯片背离YAG黄色荧光粉涂覆层的一侧与预制基板固定连接,LED灯罩罩设蓝光芯片,且LED灯罩与预制基板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壳体和液晶屏,液晶屏以及LED白光光源均安装在支撑壳体上,LED白光光源位于液晶屏的背光侧,液晶屏与LED白光光源之间固定设置有荧光膜,且荧光膜内含有一定比例的纳米LED黄色荧光粉。本申请具有缓解观看者长久观看液晶屏产生的眼部疲劳,提高观看者观看液晶屏的舒适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屏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光源被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尤其在液晶显示装置和普通广告招牌灯箱式显示装置中。
目前应用较普遍也较成熟的是一种LED蓝光芯片发光背光源结构。固定在预制基板上的蓝光芯片上覆盖着黄色荧光粉,蓝光芯片通电发出蓝光激发涂覆在芯片上的黄色荧光粉发出黄光,蓝、黄光结合转换成白光,作为LED液晶背景光。
但是,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蓝光激发锋高且窄,波长短,能量高,辐射强度较高。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长久使用容易使人眼部产生疲劳的缺陷,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缓解观看者长久观看液晶屏产生的眼部疲劳,提高观看者观看液晶屏的舒适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LED液晶背光源结构,包括LED白光光源,所述LED白光光源包括LED灯罩、预制基板、蓝光芯片以及YAG黄色荧光粉,所述YAG黄色荧光粉涂覆在蓝光芯片的发光表面,所述蓝光芯片背离YAG黄色荧光粉涂覆层的一侧与预制基板固定连接,所述LED灯罩罩设蓝光芯片,且所述LED灯罩与预制基板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壳体和液晶屏,所述液晶屏以及LED白光光源均安装在支撑壳体上,所述LED白光光源位于液晶屏的背光侧,所述液晶屏与LED白光光源之间固定设置有荧光膜,且所述荧光膜内含有一定比例的纳米LED黄色荧光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蓝光芯片通电发出蓝光并激发涂覆在芯片上的黄光荧光粉发黄光;蓝、黄光结合产生组合白光,组合白光照射到荧光膜上,从而使荧光膜成为一个面发光体,作为液晶屏的背景光;由于再组合光均为红、绿、蓝三基色光组成,组合光穿过荧光膜时,组合光内的部分蓝光激发纳米LED黄色荧光粉发出黄光,黄光和组合光中的部分蓝光结合生成新的白光;借助含有纳米LED黄色荧光粉的荧光膜过滤LED白光光源产生的组合白光,有助于减少组合白光内蓝光的比例,从而使液晶屏蓝光辐射大幅降低,进而有助于缓解观看者长久观看液晶屏产生的眼部疲劳,提高观看者观看液晶屏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LED白光光源设置在液晶屏的四周边缘位置,所述支撑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板,且所述导光板安装在液晶屏的背光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设置在液晶屏周侧的LED白光光源产生的组合白光经过导光板照射到液晶屏上作为液晶屏的背光,借助呈周侧设置的LED白光光源,有助于减少液晶电视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背离液晶屏的侧壁上粘连固定有反光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反光膜将导光板射向背离液晶屏一侧的白光反射向靠近液晶屏的一侧,且反射光与导光板射向液晶屏的白光结合为一体,从而有助于提高LED白光光源产生的组合白光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荧光膜通过凝胶粘连固定在导光板靠近液晶屏的侧壁上,且所述荧光膜完全覆盖导光板靠近液晶屏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凝胶将荧光膜粘连固定在导光板上,具体实现了荧光膜的固定,且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组装液晶屏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祥羚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祥羚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1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