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2530.X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杨;黄兰杰;扈钰涛;韩甲彬;尤华君;陈正虎;谢亮;董长龙;赵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冷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冷器,属于中冷器的技术领域,其所述中冷器芯组的一侧侧表面固定安装中冷器进气口,所述中冷器进气口对应的中冷器芯组另一侧侧表面设置有两个中冷器出气口,所述中冷器出气口直接与V型发动机进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冷器直接与进气管连接,减轻整机重量与体积,提高可靠性;中冷器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中冷器芯组内部气流方向呈90°方向,延缓了中冷器芯组内部气流速度,增加了气流冷却时间,改善了气流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中冷器热交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冷器,属于中冷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中冷器冷却燃烧空气,增大空气密度,以达到增大进气量,提升发动机功率。中冷器为发动机的一部分,若中冷器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口对接能够简单可靠,就能减轻整机重量与体积。提升发动机竞争力。
涡轮增压发动机之所以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一般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器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中冷器为发动机的一部分,若中冷器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口对接能够简单可靠,就能减轻整机重量与体积。提升发动机竞争力。
现有中冷器只有一个出气口,在与V型发动机匹配时,需增加一进气横通管连接发动机两进气管与中冷器,既增加发动机体积与重量,又增加可能发生故障的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冷器,中冷器直接与进气管连接,减轻整机重量与体积,提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组,所述中冷器芯组的一侧侧表面固定安装中冷器进气口,所述中冷器进气口对应的中冷器芯组另一侧侧表面设置有两个中冷器出气口,所述中冷器出气口直接与V型发动机进气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中冷器出气口分为位于中冷器芯组侧表面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冷器进气口内部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中冷器进气口隔成两个进气口,所述中冷器进气口分别从两侧进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冷器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中冷器芯组部分气流方向呈9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中冷器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中冷器芯组内部气流方向呈90°方向,延缓了中冷器芯组内部气流速度,增加了气流冷却时间,改善了气流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中冷器热交换效率。在获得相同的热交换功率的前提下,可减小热交换面积,减轻中冷器体积,进而减轻整机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两出气口直接与V型发动机进气管连接,省去横通管及连接管路,减轻整机重量与体积,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中冷器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器进气口与中冷器芯组内部气流示意图。
其中,1、中冷器出气口,2、中冷器芯组,3、中冷器进气口,4、V型发动机进气管,5、横通管,6、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现有中冷器如图1所示,中冷器芯组2只有一个出气口,出气口通过连接管路6与横通管5进行连接,再有横通管5连接到V型发动机的两个进气管,既增加发动机体积与重量,又增加可能发生故障的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2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线法U箱组合连续梁侧模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油门踏板按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