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5705.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三交堂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30B11/0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灸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艾灸模具,包括底板、支撑杆、支撑板、安装板、顶板、电动伸缩杆、压柱、制艾条模具以及收集槽,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顶板下端面中间,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电动伸缩杆下侧,所述安装板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压柱,所述制艾条模具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中间,所述收集槽设置在底板上端面中间,所述制艾条模具内部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模腔,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推拉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产品标准统一,解决了手工制作艾条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艾条的质量不一,不适合大范围的治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艾灸模具,属于中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石器时代,因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故通常针、灸并用,被称为针灸。
当前市场上较多使用的为艾条,没有针对特定艾灸盒的艾条,而临床使用中需要手工制作艾条,浪费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艾条的质量不一,燃烧后造成的烟雾大小不一,艾条燃烧后的产生的热量不足,受热面积小,也不适合大范围的治疗。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艾灸模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产品标准统一,以解决手工制作艾条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艾条的质量不一,不适合大范围的治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艾灸模具,通过增加电动伸缩杆、压柱、制艾条模具以及收集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艾灸模具,包括底板、支撑杆、支撑板、安装板、顶板、电动伸缩杆、压柱、制艾条模具以及收集槽,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根,所述支撑杆下端面和底板上端面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向上从支撑板下端面贯穿支撑板四角并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和顶板下端面四角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顶板下端面中间,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电动伸缩杆下侧,所述安装板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压柱,所述制艾条模具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中间,所述收集槽设置在底板上端面中间,所述制艾条模具内部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模腔,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推拉板。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模腔上下贯通制艾条模具,所述圆柱形模腔和压柱一一对应,所述压柱的横截面和圆柱形模腔的横截面相同,所述压柱的上下长度和圆柱形模腔上下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下料口和滑槽,所述下料口上下贯穿支撑板,所述滑槽在支撑板右端面上开设有右端口,所述下料口和滑槽呈十字交错,所述下料口的左右长度和前后长度均小于制艾条模具的左右长度和前后长度,所述圆柱形模腔的下端口均对应在下料口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推拉板,所述滑槽右端口设置有束口,所述推拉板左端面设置有卡块,所述推拉板右端面设置有拉把。
进一步地,所述压柱上端面和安装板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面和电动伸缩杆下端面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顶板下端面中间和安装板上端面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上端口和下料口上下对应,所述收集槽上端口的左右长度和前后长度均大于下料口的左右长度和前后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艾灸模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产品标准统一,解决了手工制作艾条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艾条的质量不一,不适合大范围的治疗的问题,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更适合应用于中医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模具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三交堂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三交堂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5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亮灯感应墙
- 下一篇:马达定子的绕组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