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导管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6301.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0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9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导管鞘,包括支架、固定套和连接座,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支架远离支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其中,支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起,固定管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支管远离支架的一端固定有鞘管,固定套的一端与固定管进行对接,固定套远离支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连接盘,固定管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环,连接座设置在固定套靠近连接盘的一侧。该PICC导管鞘,能方便将固定套在固定管的一端进行稳定对接,进而有效避免固定套连接时出现偏转。同时鞘管采用CVC硬质材料,在导丝进入后,鞘管可直接通过针眼穿过去进入到人体部位,不需要单独划口和打麻药,操作更快,更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ICC导管鞘。
背景技术
导管鞘的定义是指由扩张管、鞘管和止血阀构成的薄壁管状套鞘。内镜操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在操作之前,常需要借助一种操作鞘提前建立足够大的通道,再通过操作鞘内的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操作,目前常用的建立通道的方法为外扩张式,首先置入一根细的导丝线作为引导物,再沿着这根导丝置入管径大小固定的鞘管,然后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然后放入导管即可。但是现有的鞘管主要采用PICC,为软质材料,由于软管穿过性差,因此在每次手术时,导丝进入后,在导丝的针眼处划口子增大针眼大小,然后穿过PICC鞘管,过程中需要给病人打麻药,且划口,因此对患者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导管鞘的创新来提高导管鞘的使用效率,避免导管鞘在组装使用过程中进行组件的稳定对接,便于日常防护,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PICC导管鞘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临床手术进行建立操作通道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PICC导管鞘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PICC导管鞘有这样的缺点:PICC导管鞘的连接组件对接时容易偏转,PICC导管鞘操作时容易打滑和PICC导管鞘在日常存放时不方便进行防护。因此要对现在的PICC导管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CC导管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PICC导管鞘的连接组件对接时容易偏转,PICC导管鞘操作时容易打滑和PICC导管鞘在日常存放时不方便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ICC导管鞘,包括支架、固定套和连接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架远离支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其中,
所述支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支管远离支架的一端固定有鞘管,所述鞘管采用CVC硬质材料,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与固定管进行对接,所述固定套远离支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连接盘,所述固定管靠近卡槽的内壁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固定有卡座,所述固定管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环,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固定套靠近连接盘的一侧,所述连接座远离固定套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连接座远离防滑条一端的内部固定有导引插管,所述导引插管依次贯穿固定管、支管与鞘管进行连接,所述支管通过凸起与防护套进行对接。
优选的,所述凸起呈环形分布在支管的表面,且凸起和防护套之间呈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卡槽关于固定管的轴心线呈等夹角分布,并且卡槽的数量和卡座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外侧直径小于连接盘的直径,且固定套内部远离固定管的一侧内壁表面设置有螺纹,并且固定套和连接座之间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座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且卡座和凹槽的内壁表面互不接触,并且卡座通过卡槽和固定管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和连接座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防滑条关于连接座的表面呈等夹角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未经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6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式机器人的尾部结构
- 下一篇:卡子基座、内饰板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