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8222.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华;韦勤;徐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邓盛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经济开发区繁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驱动 电源 防护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涉及驱动电源领域,针对目前驱动电源散热不够高效,从而导致电源容易出现故障,以至于最后使电源损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风扇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本实用新型不仅方便了对驱动电源的风力散热,还增加了水冷散热,从而对驱动电源进行了充分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适合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驱动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驱动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而目前驱动电源散热不够高效,从而导致电源容易出现故障,以至于最后使电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解决了目前驱动电源散热不够高效,从而导致电源容易出现故障,以至于最后使电源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驱动电源防护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风扇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两个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冷凝片,所述冷凝片与风扇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吸热片,两个所述吸热片的相互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主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上方和下方设有第二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空腔的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壳体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四个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与吸热片两者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四个第二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壳体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四个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均固定套设有四个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七锥齿轮,位于上方所述第七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位于下方所述第七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传动,位于上方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固定套设在壳体的内部,所述马达与第二锥齿轮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片的内部开设有通过孔,所述第一转轴贯穿通过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壳体、风扇轴、风扇、冷却水箱、冷凝片、吸热片、电源主体、马达、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等结构,其中冷却水箱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冷凝片,从而进行了水里冷却,风扇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扇,从而进行了风力冷却,本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了对驱动电源的风力散热,还增加了水冷散热,从而对驱动电源进行了充分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适合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8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全自动一体罐装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防尘广播传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