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8940.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5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鹏;汪芳进;李方峰;张小川;涂满明;周永生;王贵明;连居;王年超;杜凤;黄晓剑;周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钻孔 灌注 施工 泥浆 管路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管路系统,属于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钻孔平台,该钻孔平台架设于施工区域的水面上,施工区域设有若干插打入土的钢护筒;泥浆循环系统,其包括位于钻孔平台底部的泥浆管平台,泥浆管平台上排布有向钢护筒内注入泥浆的注浆管及排出钢护筒内泥渣的排渣管,注浆管和排渣管之间连接有沉渣箱。本申请的泥浆循环系统的注浆管及排渣管均设置在钻孔平台顶面以下的泥浆管平台上,可避免对钻孔作业产生干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也符合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和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江河、海洋、湖泊等水上作业区域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要用到特别调配出的泥浆作为钻井液,用过的泥浆一部分可以回收起来注入新开孔的护筒中再次投入使用,另一部分则只能废弃并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泥浆必须定期运走并集中处理,若排入水中将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相关技术中,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需要进行泥浆循环,现今泥浆循环方法为设置沉淀池和循环池进行正循环或反循环施工,而水上泥浆池又分为有动力形式和无动力形式。有动力形式多为泥浆池设置在泥浆船上,无动力形式多为泥浆池设置在栈桥上、钻孔作业平台上或以相邻未施工桩基护筒作循环池。
但是,在栈桥上、钻孔作业平台上设置泥浆池、沉渣箱和泥浆管道与钢护筒连接形成闭合泥浆管路循环系统,该做法的弊端是占用钻孔平台的作业空间,泥浆管道在钻孔平台上纵横交错,杂乱无章,泥浆循环和钻渣排放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这种布置不仅影响车辆运输,而且很难让多台钻机同时作业,大多时候造成钻机闲置,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钻孔顺序调整后泥浆管道需重新连接,对施工工序和工期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管路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泥浆管路循环系统占用钻孔平台的作业空间,泥浆管道在平台上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影响作业环境和施工进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管路系统,包括:
钻孔平台,所述钻孔平台架设于施工区域的水面上,所述施工区域设有若干插打入土的钢护筒;
泥浆循环系统,所述泥浆循环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钻孔平台底部的泥浆管平台,所述泥浆管平台上排布有向所述钢护筒内注入泥浆的注浆管及排出所述钢护筒内泥渣的排渣管,所述注浆管和排渣管之间连接有沉渣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钢护筒呈矩形阵列排列,所述钻孔平台围设在若干所述钢护筒的四周,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设有多组,相邻两排钢护筒之间设置一组泥浆循环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平台的底部设有多根支撑所述泥浆管平台的上弦杆,多根所述上弦杆沿所述泥浆管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泥浆管平台包括垫板、分配梁和面板,所述垫板焊接上弦杆上,所述分配梁焊接在垫板上,所述面板焊接在分配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平台的四周设有主栈桥和支栈桥,所述主栈桥设有两组,两组主栈桥间隔设置且由施工区域延伸至水岸,所述支栈桥设有两组,两组支栈桥间隔设置在两组主栈桥之间;
所述沉渣箱位于所述主栈桥或支栈桥的顶部,所述主栈桥或支栈桥上设有将沉渣箱内沉渣取出的捞取装置和将沉渣运输至设定位置的运输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钢护筒中至少有一个钢护筒用于制备和储存泥浆,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将钢护筒内泥浆注入注浆管内的泥浆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泥浆管的出口和排渣管的进口均设有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泥浆循环系统还包括钻机,所述钻机位于钢护筒的顶部,所述钻机钻出的泥渣通过排渣管输出至沉渣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8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