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9645.1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王维飞;洪耀东;田琳;王丽芳;安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日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长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新型 通道 电源模块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包括有主控板,主控板设置有被测工装板接口、设备控制接口、PC通信接口及继电器切换板接口,继电器切换板接口内连接有继电器切换板,继电器切换板设置有电子负载接口。使用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上位机启动控制程序先配置测试项目然后启动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板卡式继电器单板及在板电压ADC采样设计,实现了多路电源模块批量测试系统,减少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减小了对设备的需求量。板卡式设计兼容各种模块的批量测试,普遍适用于市场上的单路、多路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源测试系统都是在电源模块上电及带载过程中读取电流、电压的模式来实现功能性的测试。
常用的模拟负载可分为两种:模拟电阻和电子负载。模拟电阻成本较低,但精确度差,阻值会随着温度和时间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带载电流发生变化,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电子负载通过sense线进行电压反馈,获取的参数精确度较高,但成本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为了测试精度和智能化切载,测试系统中一般选用电子负载。
单个模块测试系统主要是由程控电源(供电设备)、负载端(负载设备)和测试工装三部分组成。常规的测试工装板主要用于固定多个电源模块,同时将电源模块的管脚电气连接到设备对应接口上。
在电源模块研发定性批量的生产时,为保证电源模块可靠性,则需要进行100%测试,如果测试M路电源模块,如果测试N个模块的话,需要至少N*(M+1)*2根电源和负载线,N*(M+1)*2根检测线缆,M*N台电子负载。例如测试5路电源模块,每次测试16个,测试工装版需要向外连接192根电源线缆(电流越大,线越粗)、192根检测线缆,80台电子负载。当测试模块的高低温特性时,如此庞大的线缆需要从高低温箱连接出来,对于产品的批量测试来说,非常不方便;同时也不便于维修,测试任务量相对较大。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在测试工装板上增加大功率继电器进行切换,16个5路电源模块,需要80个大功率继电器;如果将这些继电器放置在测试工装上,尺寸超过0.5m*0.5m。该尺寸无法在一般的回流焊机内进行加工,同时不同的模块需要重新做整套工装,无法实现兼容使用。
为优化解决如上问题,设计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该应用新型主要是改进了系统设计以降低多个电源模块测试时对电子负载的需要,同时通过新方案的设计,减小测试工装的线缆输出数量,使得单路和多路电源模块测试系统兼容。不同种类的模块测试只需要增减继电器板卡和更换模块底座即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模块高低温特性时,大批量的线缆需要连接高低温箱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新型多通道电源模块测试系统,包括有主控板,主控板设置有被测工装板接口、设备控制接口、PC通信接口及继电器切换板接口,继电器切换板接口内连接有继电器切换板,继电器切换板设置有电子负载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主控板为Zynq核心板,主控板具有ARM A9双核,在主控板上运行Linux系统,Linux系统使主控板和上位机通信。
主控板的PC通信接口为连接有上位机的通信口,主控板和上位机的通信,将测量到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进行人机界面的显示;主控板接收上位机的控制,用于不同种类模块的测试。
主控板的设备控制接口为连接有各测试设备的通信口,各测试设备包括有程控电源和电子负载,设备控制接口通过高达8路串口与各测试设备通信,主控板读取各测试设备上的电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日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瑞日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9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