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4024.2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2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锦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张力 大卷装倍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旨在解决倍捻机在对纱线加捻过程中导致纱线具有较大的张力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筒体,机架上开设有供筒体活动的空腔,空腔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孔和下孔,筒体内设置有张力调节机构,筒体包括有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对通过上孔穿过并与筒体的外壁相贴合的纱线进行调整,对纱线在卷绕时的张力进行微调,防止纱线在卷绕时因张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保证倍捻机对纱线加工后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叫做并线机,没有具体的中英文称呼,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层高,特别适合操作。
而目前,市场上的倍捻机在对纱线加捻过程中导致纱线具有较大的张力,使得纱线在卷绕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张力而发生断裂,从而会使得倍捻机加工纱线的质量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对通过上孔穿过并与筒体的外壁相贴合的纱线进行调整,对纱线在卷绕时的张力进行微调,防止纱线在卷绕时因张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保证倍捻机对纱线加工后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除张力的大卷装倍捻机,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设置有筒体,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供筒体活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孔和下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筒体包括有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有与上连接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气缸、与气缸转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以及与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抵接在下连接体的底壁与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通过倍捻机进行加工时,纱线从筒体的上孔穿过并能够贴服在筒体外壁上,且纱线从上孔穿过再穿过下孔然后对纱线进行收卷,此时纱线紧贴在筒体的外壁上,而筒体的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分别与上孔和下孔相卡合,使得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能够在空腔内滑动,此时驱动气缸,在气缸伸长时能够挤压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的整体长度缩短,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弹簧的长度加长,而在气缸缩回至初始位置时能够带动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拉长并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的整体长度增长,此时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能够挤压抵接在下连接体和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之间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能够在筒体内被压缩和被拉伸,同时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能够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压住需要卷绕的纱线,这样就能够保证纱线的张力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纱线在卷绕时因张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保证纱线产出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包括有若干第一转动杆和若干第二转动杆,若干所述第一转动杆均与若干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相邻所述第二转动杆形成平行四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一转动杆和若干第二转动杆之间均呈对称设置,且相邻第一转动杆和相邻第二转动杆连接成平行四边形,而在气缸伸长时,相邻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互转动,同时相邻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角度减小,而相邻第一转动杆和相邻第二转动杆之间的夹角会增大,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的长度减小此时第一弹簧被拉长,能够保证第一弹簧在被拉伸和压缩时更为稳定,且能够保证纱线在穿过筒体外壁处时的张力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上连接体的内壁开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驱动时,气缸顶端的限位块能够在上连接体内壁开设的滑槽内滑动,能够增加气缸在驱动平行四边形连杆部件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弹簧在被挤压时能够更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锦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锦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4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韧性强的PVC边料
- 下一篇:阀芯工位转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