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5828.4 | 申请日: | 202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关芬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7/16;B01F7/18;B01F15/00;C10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多功能 乳化 成套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包括底板、动力搅拌单元、分流单元、进料孔、密封板和第三管道;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支架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上设有动力搅拌单元、分流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底板两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储存单元;动力搅拌单元:包含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二锥齿轮、连接杆、转动轴、滚筒和扇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本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结构可靠程度高,容易实现,多次调整原料的流速,精确进入搅拌室原料的比例,搅拌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乳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乳化沥青作为一种良好的道路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的升级与养护,如石屑封层。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其中现在技术中申请号为02287185.3提出的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包括沥青改性系统,乳化液制备系统,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系统由乳化机,1-4台带搅拌器的快速冷却器,分别与快速冷却器相连的1-2只胶乳槽和水热交换器,与水热交换器相连的热水储槽,与快速冷却器底部相连的成品输送泵构成,所述的乳化机进料管上同时设有乳化液输液管及带调节阀、的改性沥青输送管和基质沥青输送管,所述的乳化机通过半成品输送管与快速冷却器上部相连。
其结构复杂,不易实现,对成形料的材料比例不够精确,搅拌效果不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人们的工作产生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结构可靠程度高,容易实现,多次调整原料的流速,精确进入搅拌室原料的比例,搅拌效果较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多功能乳化成套设备,包括底板、动力搅拌单元、分流单元、进料孔、密封板和第三管道;
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支架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上设有动力搅拌单元、分流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底板两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储存单元;
动力搅拌单元:包含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二锥齿轮、连接杆、转动轴、滚筒和扇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上端穿过密封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下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上端与密封板连接处安装有密封环,所述连接杆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两侧安装有六个扇叶,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
分流单元:包含第二管道、弧形管道和控制阀,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与进料孔相连,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与弧形管道的上端相连,所述弧形管道的下部两端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单元包含平板、滑盘、滑块和端盖,所述平板设有两个,成V形结构安装在箱体的中部,所述平板的底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盘的两侧安装有滑块,所述滑盘的头部安装有端盖,所述滑盘与平板滑动连接。通过控制端盖移动带动滑盘在平板上移动,调整底端漏洞的大小,可以控制原料进入搅拌装置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单元包含水泵、第一管道和储存罐,所述水泵安装在密封板的上表面,所述水泵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储存罐,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使成形料通过第一管道储存在储存罐中,两种成形料分别储存到两个储存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58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