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7497.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微;翁焕新;杜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B01F13/02;B01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3177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外供 热源 污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第一回转烘干窑,所述第一回转烘干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回转烘干窑,所述第二回转烘干窑进料口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给料机,所述污泥给料机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上部位置安装有多孔板,所述污泥给料机与多孔板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板下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杆,所述集水槽一侧面下部位置安装有排污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集中收集漏出的污水,防漏出的污水随意流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职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净化污水,使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二是安全地处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防止污泥引起二次环境污染。回转烘干窑是污泥干化的主要设备,常利用污泥给料机和螺旋输送机向回转烘干窑内添加污泥,但含水量较大的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从污泥给料机、螺旋输送机的间隙处漏出并随意流淌,影响工作环境的整洁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含水量较大的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从污泥给料机、螺旋输送机的间隙处漏出并随意流淌,影响工作环境整洁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集中收集漏出的污水,防漏出的污水随意流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第一回转烘干窑,所述第一回转烘干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回转烘干窑,所述第二回转烘干窑进料口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另一端连接有污泥给料机,所述污泥给料机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上部位置安装有多孔板,所述污泥给料机与多孔板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板下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杆,所述集水槽一侧面下部位置安装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转烘干窑的出料端均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回转烘干窑进料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内底部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布风管,所述布风管外表面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向远离布风管方向导通的单向阀,所述布风管一端连接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远离布风管的一端贯穿集水槽并连接鼓风机出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布风管远离输风管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外表面下部位置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与集水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布风管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布风管相通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通过螺栓与输风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转烘干窑进气端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另一端连接有供热管,所述供热管的两端均通过第二风管连接沸腾炉,所述供热管通过第三风管连接第一回转烘干窑进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转烘干窑出料端连接有筛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污泥给料机置于集水槽内的多孔板上,进而第一螺旋输送机与污泥给料机相交部位处于集水槽正上方,进而从第一螺旋输送机与污泥给料机间隙处漏出的污水流入集水槽内,实现集中收集漏出的污水,防污水随意流淌在工作环境中,有利于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性。
2.需要排出集水槽内的污水时,首先接通鼓风机的电路,进而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风管输送至布风管内,此时单向阀在压差的作用下开启,进而布风管中的空气流入集水槽内的污水中,起到搅动集水槽内污水的作用,便于使沉淀的污泥混入污水中,在开启排污阀后,污泥随污水一同排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外供热源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