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7628.2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陶显升;金鑫;梅耿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5K7/1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容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罩以及装设在主体与罩盖合后形成的封闭空间中的线路板、微端开关、支撑件等零件,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接线柱和支柱,支柱上套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上开设有安装孔,线路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与安装孔上。本发明通过简化结构、优化布局,省去了零件的数量以及相应的安装关系,进而大大减少所需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安装结构的难度;其次,本发明中,各个需装配的零件之间的装配结构差异化,每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唯一,有效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混淆,以便于实现“傻瓜式装配”,适于新手进行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安装结构的智能电容器。
背景技术
智能电容器集成了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其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控制器技术、和落后的机械式接触器或机电一体化开关用于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当然,相比于传动电容器,其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廉、使用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可靠性更高,适应了现代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
智能电容器依照其结构特点划分为位于上、下两个部分,电容、电抗等器件通常安装于下部,通讯、温度检测、控制等相关的电路控制结构以及微断开关等控制器器件通常安装在上部。
在现有智能电容器上部的控制结构中,存在由于零件繁多以及安装位置较为分散导致的以下问题:一、安装步骤多、所需空间大,装配难度很高、非熟练工难以操作,并且所需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二,内部布局混乱且各零件无规律地分布在空间内,存在造成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足而影响使用安全性。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安装结构的智能电容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电容器中、尤其上部分的安装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装配的问题,使智能电容器便于安装、易于新手安装,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智能电容器结构如下:包括
主体,其内部配置有电容器、顶部封闭;
支柱,垂直于主体顶部表面设置,其有多个且成对分设于主体两侧;
接线柱,设于主体顶部、其底部与主体内部连通;
支撑件,与成对的支柱插接配合;
线路板,形状与主体的顶部相适应,其上集成有控制、通讯、温度检测的相应电路,线路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于支撑件上;
固定导轨,安装于线路板表面、与线路板一同可拆卸固定于支撑件上;
微断开关,卡接于固定导轨上;
罩,位于主体上方、与主体配合形成封闭空间将线路板、微断开关、支撑件遮罩。
上述结构中,本发明通过支撑件将支撑柱进行联结,一方面使其形成稳定、可靠的结构,提高安装接的支撑强度,一方面使支撑柱与线路板隔离,而另支撑件与线路板进行固定安装,提高了定位的便利性。并且,上述结构将控制、通讯、温度检测以及微断开关等部件均集中安装在线路板上,使智能电容器上部的多个零件集中至线路板上,既简化了结构、也避免因相关电路或相应零件过于分散导致过大的空间占用。
再者,上述结构中为微断开关的安装提供了固定导轨,采用卡接方式安装微断开关,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综上,通过上述多处结构的简化安装设计,本发明大大简化了智能电容器的安装结构、尤其是智能电容器的上部的安装结构,使其结构简化、布局合理,且便于安装,更适于新手或生手进行安装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边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钢管拱节段的翻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