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塑管模具内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7839.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程元;吴春艳;龙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宏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50 | 分类号: | B29C4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王玉鹏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塑管 模具 切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塑管模具内切结构,包括具有型腔的模板,型腔与待切割产品的外形适配,待切割产品内嵌于型腔内,待切割产品由若干个相互间隔排列的成型部分和切除部分一体吹塑成型,相邻的成型部分和切除部分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切割周面,模板内开设有多个切槽,每个切槽与对应的切割周面平行且共面,每个切槽内分别滑动设有一组切刀,每组切刀分别由一组油缸连接并驱动沿对应的切槽移动。本实用新型,工序简单,成本低廉,将产品模具与切割装置整合于一体,无需投资单独的切割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吹塑管模具内切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产加工行业中,由于吹塑模具(进气管产品)生产成型后还需进行切割处理方可成为成品,造成其生产工序复杂,需要投资单独的切割工装,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高。
综上所诉,目前需要一种可在开模之前即可切割完成,无需做二次切割新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吹塑管生产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生产周期长,不能在开模之前进行成型切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吹塑管模具内切结构,包括具有型腔的模板,所述型腔与待切割产品的外形适配,待切割产品内嵌于所述型腔内,待切割产品由若干个相互间隔排列的成型部分和切除部分一体吹塑成型,相邻的成型部分和切除部分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切割周面,所述模板内开设有多个切槽,每个切槽与对应的切割周面平行且共面,每个切槽内分别滑动设有一组切刀,每组所述切刀分别由一组油缸连接并驱动沿对应的所述切槽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每组所述切刀包括上下平行且共面的两片刀片,每组两片所述刀片的切割刃相对对称布置,每片刀片分别由一个对应的所述油缸连接驱动。
在上述方案中,每组两片所述刀片的切割刃呈中空的圆形刃,所述圆形刃与待切割产品的切割周面形状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油缸与对应的所述切刀之间通过活塞伸缩杆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模板内对应每组所述切刀的移动方向分别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长度大于对应的所述切刀的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工序简单,成本低廉,将产品模具与切割装置整合于一体,无需投资单独的切割工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待切割产品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入待切割产品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2切割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塑管模具内切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宏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宏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钩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北斗短信息的AI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