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内蒸发换热的焊接微通道换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0379.2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5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省宪;徐勇;沈凌峰;沈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4 | 分类号: | F28F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蒸发 焊接 通道 换热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内蒸发换热的焊接微通道换热板,涉及微通道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轧齿板和光板,轧齿板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主齿和副齿,光板焊接于轧齿板靠近主齿的一侧,相邻两条主齿之间形成有一条齿槽,副齿设置在齿槽内且副齿沿齿槽长度方向平行位移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副齿,增大了齿槽内表面积及齿槽内的紊流程度,相对于层流换热,相同条件下紊流流动换热能提高十几到几十倍。同时,副齿之间形成三维形状的凹槽,由于液体张力作用,凹槽可以吸引液体,排除气体。在汽液两相流中,可以起到汽液分离作用,使液体流动滞后。整体提高了整体换热效率,同时避免了液体进入后端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换热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管内蒸发换热的焊接微通道换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空调行业(不限于空调行业)的高压工作状况,微通道开始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作为换热元件,现有传统微通道通常为铝制品,采用挤压成型。
然而,现有传统微通道蒸发器换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流体当量直径小,通道内流体紊流不足,层流换热时通道中间流体热量传递受到限制;
2、阻力大,当流速过快或流道过长时阻力较大。在大流量情况下通常采用多通道并联布置,但通道过短又有液体未完全汽化就流过换热器,有损坏后端设备(尤其是压缩机)的风险;
3、微通道气液两相流(通道内液体部分汽化),通道内后端流体汽化会推动前端流体加速流动,当局部热流量过大时,该处汽化液体推动通道内未完全换热的流体离开换热器,造成后端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管内蒸发换热的焊接微通道换热板,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管内蒸发换热的焊接微通道换热板,包括轧齿板和光板,所述轧齿板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主齿和副齿,所述光板焊接于所述轧齿板靠近所述主齿的一侧,所述主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轧齿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且所述主齿沿所述轧齿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位移设置有多条,相邻两条所述主齿之间形成有一条齿槽,所述副齿设置在所述齿槽内且所述副齿沿所述齿槽长度方向平行位移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齿与所述副齿的交错角为30-90度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副齿的高度占所述主齿的高度1/5-1/3。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副齿之间间距设置为所述副齿高度的1-3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齿槽靠近所述光板一侧宽度大于所述齿槽靠近所述轧齿板一侧宽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齿槽沿所述轧齿板长度方向的截面呈正梯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常换热效率与表面积成正比,尤其是微通道换热板这种齿槽内处于层流状态的流动状况。通过设置副齿,增大了齿槽内表面积及齿槽内的紊流程度,相对于层流换热,相同条件下紊流流动换热能提高十几到几十倍。同时,副齿之间形成三维形状的凹槽,由于液体张力作用,凹槽可以吸引液体,排除气体。在汽液两相流中(尤其是微通道的柱塞流状态),可以起到汽液分离作用,使液体流动滞后。在蒸发器中,气体为换热完全的流体,液体为进行换热的流体,这种液体流动滞后提高了整体换热效率,同时避免了液体进入后端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并且,可以使用较短的换热路径,减小系统整体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板处于不同加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展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换热板处于不同加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0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的丝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增强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