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维旋转的力量训练手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1197.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森;向毅;王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旋转 力量 训练 手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多维旋转的力量训练手把,包括抓握手柄套件以及手柄连接环件,所述的抓握手柄套件由通过手柄轴承同轴套装的手柄套轴杆和手柄套管组成,所述手柄连接环件的轴心线与抓握手柄套件的轴线正交,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内环件和外环件组成,抓握手柄套件中手柄套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手柄连接环件的内环件直径线两边的内侧壁上,在手柄连接环件的外环件的直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器械连接把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手臂和手腕在多关节力量训练时能随着训练需要做屈伸腕,内旋、外旋手臂等动作,使得力量训练中能多方位多关节募集相关肌群协调参与,增加了训练难度,也增强了训练负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训练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供竞技体育运动员及健身者进行人体多关节肌肉群练习的力量训练手把。
背景技术
在体育运动训练及健身锻炼中,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或健身者肌肉协同发力的顺序与角度都有着明显差异,而力量训练器械就是针对这种差异设计组合的装置。传统的力量训练器械,尤其是推举类或弯举类有轨器械如坐姿推胸练习器、坐姿上斜推胸练习器、坐姿推肩练习器、仰卧直臂夹胸练习器、坐姿肱二头肌练习器等的手柄基本都是固定不可变的,这样设计的优势是可以满足动作路线与运动方向的准确性和负荷练习的安全性,使得力量训练参与肌肉群相对固定,运动负荷施加在目标肌群。但现有力量训练器械的手把多为硬连接抓握杆或拉线式连接抓握环柄,其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运动方向过于单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受训者手臂活动范围,使得其手、腕、臂只能单方向单维度地接受运动负荷,不能按照训练要求随意屈伸,致使受训者(健身者)在多关节力量训练过程中肌肉募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最终限制了受训者多关节力量训练的协同协调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使得受训者(健身者)手臂在训练要求下随意内外旋转从而增强训练负荷效果的可多维旋转的力量训练手把。
本实用新型设计者经长期教学实践观察并通过旋转力量训练相关肌肉群的肌电实验验证,发现多关节肌群运动方式的不同,发力顺序和负荷强度适应性的差异也很大,据此提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的设计思路,其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多维旋转的力量训练手把,包括一根抓握手柄套件以及一个装连在抓握手柄套件外的手柄连接环件,所述的抓握手柄套件由通过手柄轴承同轴套装的手柄套轴杆和手柄套管组成,所述手柄连接环件的轴心线与抓握手柄套件的轴线正交,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内环件和外环件组成,抓握手柄套件中手柄套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手柄连接环件的内环件直径线两边的内侧壁上,在手柄连接环件的外环件的直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器械连接把件,以使其方便安装在力量训练器械上。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人群为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健身领域的从业者以及健身爱好者。实际应用中,将该力量训练手把通过其两端的连接把件安装在力量训练器械上,受训者(健身者)抓握住手柄套件的套管后,手柄套管可随手腕在手柄套轴杆上自由旋转,使得手腕关节在力量训练负荷时能按照训练要求随意屈伸;同时,手柄套管与套轴杆及手柄连接环件机构又可在手柄连接环件的外环件内自由旋转,可使得手臂在训练要求下随意内外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靠,该力量训练手把可根据手臂和手腕在多关节力量训练时能随着训练需要做屈伸腕,内旋、外旋手臂等动作,使得力量训练中能多方位多关节募集相关肌群协调参与,增加了训练难度,也增强了训练负荷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变解决了目前本行业领域单一维度单一方向手柄训练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中各数字标号的名称分别是:1-手柄套轴杆,2-手柄轴承,3-手柄套管,4-内环件,5-轴承,6-外环件,7-器械连接把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体育学院,未经西安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1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锗泥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建筑应用的多用途触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