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2045.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4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季嘉玉;曹蓓蕾;姚呈斌;沙建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裕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环境 检测 辅助 装置 软管 存放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底板及一端连接有吸水头的软管,支撑底板顶壁设有支撑柱,软管绕设在支撑柱外侧,支撑底板上方设有放置环,吸水头架设在放置环内。需要收纳软管时,将软管绕设在支撑柱外侧,且使得软管内侧与支撑柱外侧抵紧,此后即可使得若干圈软管稳定的依次向上叠放,从而可使得软管可更规整的进行存放,不会出现缠绕打结的情况,使得软管存放的状态更优。当需要使用软管时,将吸水头向上拉动,此后软管依次脱离支撑柱外侧并上行,并最终自放置环处输出,即可实现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
背景技术
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是一种检测水质前用于辅助抽取水样的辅助设备。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670972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侧依次连通的设置有取样罐、取样管、水泵、软管及吸水头。当需要取样时,将吸水头置于待测水体中,打开水泵将水样依次经吸水头。软管、水泵及取样管最终留至取样罐中,以完成取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满足各场景需要,软管常预留较长,而在使用完成后,较长的软管无法较规整的进行存放,只能散落在支撑底板上,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较为规整的进行软管的存放,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环境检测辅助装置的软管存放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及一端连接有吸水头的软管,所述支撑底板顶壁设有支撑柱,所述软管绕设在支撑柱外侧,所述支撑底板上方设有放置环,所述吸水头架设在放置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收纳软管时,将软管绕设在支撑柱外侧,且使得软管内侧与支撑柱外侧抵紧,此后即可使得若干圈软管稳定的依次向上叠放,从而可使得软管可更规整的进行存放,不会出现缠绕打结的情况,使得软管存放的状态更优。
当需要使用软管时,将吸水头向上拉动,此后软管依次脱离支撑柱外侧并上行,并最终自放置环处输出,即可实现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侧间隙配合的套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支撑柱同轴心,所述限位套筒内壁与支撑柱外壁的间距在软管直径的一倍至两倍之间,所述限位套筒底部设有供软管插设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套筒内壁及支撑柱配合限制软管的摆放,从而使得软管若干圈绕设在支撑柱外侧后,即使软管与支撑柱未抵紧,亦可使得若干层软管之间不会交错,进一步提升了软管收纳状态下的规整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筒侧壁贯穿设有若干透气孔。
软管在工作过程中需接触水体,因此收纳至限位套筒内时,表面扔积覆有较多液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软管处于收纳状态下时,外部空气可自透气孔更顺利的进入限位套筒内部,从而有助于软管表面液体的蒸发,从而有助于维持软管表面干燥,延长软管寿命。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呈键槽型,所述透气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限位套筒的轴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透过透气孔更便捷的观测到软管当前在限位套筒内部的收纳状态,绕至了几圈等,使用更便捷。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若干结构环及结构柱,若干所述结构环同轴心,若干结构柱固定设置在若干结构环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结构环及结构柱交织形成的支撑柱,孔隙率更大,从而透气性更好,利于软管表面水份蒸发,此外成本更低,利于生产,重量更低,便于运输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裕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裕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2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线新型运输掰断辊道
- 下一篇:一种概率学正态分布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