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257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医博;刘俊君;林捷鑫;谢宇轩;任续锋;王龙威;郭文瑛;王恒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矩形 渡槽 | ||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由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埋设在其中的钢筋组成,槽身包括侧墙和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侧墙的底部连接;
侧墙顶部向外延伸设置悬臂板,悬臂板的板宽为槽身中段侧墙平均厚度的1.0~10.0倍,悬臂板的平均板厚为槽身中段侧墙平均厚度的1.0~3.0倍;
钢筋包括构造筋和钢网片,构造筋位于悬臂板内,侧墙和底板内分别为钢网片;
侧墙底部与底板交界处设置角度为30°~60°的腋角,腋角边长为50~350mm;
槽身中段的侧墙顶部厚度不小于40mm,槽身中段的侧墙底部厚度为侧墙顶部厚度的1.0~2.0倍,槽身中段侧墙高厚比为24~40,槽身过水断面的深宽比不大于0.9,槽身中段底板厚度为侧墙平均厚度的1.0~2.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沿槽身纵向设置至少两条加强肋,加强肋的肋厚为槽身中段的底板厚度的0.2~2.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拉杆,多个拉杆沿槽身的纵向间隔分布,多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侧墙顶部连接,相邻两个拉杆之间间距为1.0~2.5m,拉杆厚度不小于40mm,拉杆宽度为60~200mm,拉杆内设有拉杆纵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板上设置栏杆,相邻两个拉杆之间架设人行道板,人行道板和栏杆均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端部的侧墙和底板的厚度分别比槽身中段的侧墙和底板的厚度厚20%~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00MPa,弹性极限抗拉强度不低于5MPa,弹性模量不低于40G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内掺有体积掺量为1~4%的钢纤维,钢纤维为直径0.15~0.4mm的微细钢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内掺有体积掺量为0.1~0.6%的有机纤维,有机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高弹性模量聚乙烯纤维或碳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的总配筋率为1.5%~8%,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低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轻质矩形渡槽槽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片为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高强钢筋或高强钢丝预加工形成,钢网片孔径为40~80mm,底板内的钢网片为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25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吸附单元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早教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