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2715.7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斌 |
主分类号: | F22B1/22 | 分类号: | F22B1/22;F22B31/08;F22B37/1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00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锅炉,包括炉膛和锅筒,所述锅筒位于炉膛的上端,炉膛内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拱和后拱,前拱和后拱内均间隔设置有联箱,联箱上同一截面设置有多组对流管且对流管沿着联箱轴向间隔设置,对流管远离联箱的一端与锅筒内部相连通,炉膛两侧墙壁上设置有横集箱,锅筒内底部两侧设置有下降管,所述横集箱分别与下降管和联箱相连通,锅筒、下降管、横集箱、联箱和对流管连接组成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拱和后拱内联箱中的水吸收高温烟气热量,一方面起到降低前拱和后拱温度的作用,避免前拱和后拱温度过高而坍塌,另一方面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通过燃料的燃烧实现对锅炉中的液体加热,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而链条炉排锅炉是工业锅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煤通过煤斗进入炉膛后,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在炉排的前部,是新煤燃烧准备区,主要进行煤的预热和干燥。紧接着是挥发分析出并开始进入燃烧区。在炉排的中部,是焦炭燃烧区,该区温度很高,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在炉排的后部,是灰渣燃尽区,灰渣中剩余的焦炭继续燃烧,通常称为烤焦。
在链条炉排锅炉内均布置前、后拱,炉拱的作用是合理调整炉内的燃烧以及高温烟气的流动,帮助燃料及时燃烧,前拱高而短,后拱低而长,增加了烟气在炉膛内的燃烬时间,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现有技术的锅炉前拱和后拱长期受热容易损坏甚至坍塌,需要对炉拱定期进行修补和大修,影响了锅炉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锅炉,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节能锅炉,包括炉膛和锅筒,所述锅筒位于炉膛的上端,炉膛内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拱和后拱,所述前拱和后拱内均间隔设置有联箱,所述联箱上同一截面设置有多组对流管且对流管沿着联箱轴向间隔设置,对流管远离联箱的一端与锅筒内部相连通,炉膛两侧墙壁上设置有横集箱,锅筒内底部两侧设置有下降管,所述横集箱分别与下降管和联箱相连通,联箱之间相互连通,锅筒下降管、横集箱、联箱和对流管连接组成循环管路。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前拱和后拱之间也设置有联箱,联箱上同一截面设置有多组对流管且对流管沿着联箱轴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锅筒左侧设置有前烟箱,前烟箱底部与炉膛相连通,所述前烟箱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烟气管,所述烟气管横穿锅筒内部后再与外部预热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炉膛内下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炉排带动从动链轮旋转,位于上层链条炉排与下层链条炉排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连接的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侧面开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主动链轮下方设置有排灰口,从动链轮下方设置有排渣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炉膛上端外部左侧设置有煤斗,所述煤斗内设置有驱动辊,煤斗的出口位于链条炉排左侧上方。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后拱与锅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炉膛后侧墙壁上设置有清灰门,所述清灰门安装位置位于后拱上方,锅筒下方。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锅筒上方中部设置有主气管,主气管上设置有主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前拱和后拱内设置联箱,前拱和后拱内安装的联箱以及联箱上设置的对流管束中的水吸收高温烟气热量,成为蒸汽,一方面联箱可以起到前拱和后拱支撑龙骨的作用,避免前拱和后拱温度过高而坍塌,另一方面对流管束大量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同时联箱中的水不断受热蒸发过程中,锅筒中的水通过下降管进入炉膛两端墙壁上设置的横集箱中,再从横集箱流向联箱,对联箱内进行补水,使得联箱和对流管束内一直有水可以受热蒸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斌,未经朱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2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形测量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