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气的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4488.1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麦德乐;陈佳;夏仁权;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山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何志钊;余旭辉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气 压力锅 | ||
1.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和排气阀,所述锅盖坐于锅体上,锅盖开有排气孔,排气阀以可拆方式设置在锅盖内封堵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起机构和用于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推动装置、推板和推杆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锅体上,推板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上靠近推动装置的推动杆,推动装置推动推板旋转;
所述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排气阀上,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推板上,压力传感器和推动装置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带动推板动作,推板推动推杆装置移动,令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位置发生偏移,以使排气孔被疏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装置包括下顶杆组件、中顶块组件和上顶杆组件,推板推动下顶杆组件移动,下顶杆组件推动中顶块组件移动,中顶块组件推动上顶杆组件移动,上顶杆组件推动排气阀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组件包括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和下顶杆套筒,所述锅体靠近其顶部位置开有第一通孔,下顶杆套筒置于锅体内,下顶杆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上端穿过下顶杆套筒、第一通孔伸出锅体外,下顶杆下端抵靠在推板上,所述下顶杆复位弹簧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下顶杆套筒内壁,下顶杆复位弹簧构成下顶杆的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组件还包括下顶杆密封圈,下顶杆密封圈置于第一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块组件包括中顶块、顶板、中顶块复位弹簧和限位板,所述锅盖开有第二通孔,中顶块置于第二通孔内,顶板一端坐于中顶块上,顶板的另一端朝外延伸形成顶起部,限位板位于顶板上方,限位板和顶板之间形成活动腔,中顶块复位弹簧置于活动腔内,中顶块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限位板上,中顶块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在顶板上,中顶块复位弹簧构成中顶块的复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杆组件包括上顶杆和上顶杆密封圈,所述锅盖开有第三通孔,上顶杆置于第三通孔内,上顶杆上端抵靠在排气阀上,上顶杆下端抵靠在顶起部上,顶起部带动上顶杆动作,上顶杆密封圈置于第三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面盖和内衬,面盖和内衬组合形成锅盖,面盖开有所述第三通孔,内衬开有所述第二通孔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一端连通排气口,排气管另一端朝向面盖形成所述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盒,面盖对应排气孔位置开有蒸汽盒安装槽,排气孔露出蒸汽安装槽,所述第三通孔位于蒸汽盒安装槽上,蒸汽盒以可拆方式安装在蒸汽盒安装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为电磁阀,所述推板为扇形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设置有堵塞,堵塞插入排气孔时,排气阀封闭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山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山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44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肿瘤科的化疗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生化尾水沉淀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