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4748.5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方琼英;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纳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58;F23D14/70;F23D14/64;F24C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均由铝质材料铸造而成的基座、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基座设有外环混合腔和内环混合腔,外引射管和外环混合腔连通,内引射管与内环混合腔连通,外环混合腔设有至少两个外环出气口,其中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的两弧边部均设有斜向倒流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斜向倒流面的设置,能够降低从外引射管流入外环混合腔的燃气压力,燃气的分流更流畅,使外环出气口处的燃烧火焰不会过高、火力均匀,避免产生高烟气,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均由铝质材料铸造而成的基座、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基座设有外环混合腔和内环混合腔,外引射管和外环混合腔连通,内引射管与内环混合腔连通。其存在的问题是:受限于前述现有用于燃气灶的炉头结构限制,流入与外引射管连通的分流口的燃气压力较大,使燃气的分流不流畅,使分流口处的燃烧火焰高、火力不均匀,易产生高烟气,致使燃烧不充分、不彻底。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能使燃烧更充分、更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均由铝质材料铸造而成的基座、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基座设有外环混合腔和内环混合腔,外引射管和外环混合腔连通,内引射管与内环混合腔连通,所述外环混合腔设有至少两个外环出气口,其中所述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的两弧边部均设有斜向倒流面。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出气口为三个,三个所述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等弧度连通于所述外环混合腔。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三个所述外环出气口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的弧面面积相等。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与所述外引射管的出气管口连通的外环出气口设有至少一个挡流环,所述挡流环一体相接于所述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的一弧形侧壁。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挡流环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流环分别布设于所述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相对的弧形侧壁上;
其中两个所述挡流环的弧形端部均分别设有侧筋部。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引射管包括收缩管体、扩散管体以及混合管体,所述扩散管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收缩管体一端和所述混合管体一端一体相接,所述收缩管体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基座方向设置,所述混合管体另一端一体连通于所述基座的所述外环混合腔。
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混合腔内侧壁与所述内环混合腔外侧壁之间具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用于通入冷却和通入所述内环混合腔所需的二次空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炉头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外环混合腔设有至少两个外环出气口,其中外环出气口沿周向方向的两弧边部均设有斜向倒流面;斜向倒流面的设置,能够降低从外引射管流入外环混合腔的燃气压力,燃气的分流更流畅,使外环出气口处的燃烧火焰不会过高、火力均匀,避免产生高烟气,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更彻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纳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纳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4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有逃生门的消防通道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用杂质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