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5502.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同心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9/00 | 分类号: | F24D9/00;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文成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供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由水箱、热水泵、气体压缩机、废水处理系统、供暖水系统和供暖气系统,所述水箱通过水泵和热水泵下端的热水泵进水口连接,热水泵上端通过热水泵出气口和气体压缩机的压缩进气口连接,废水处理系统设置在热水泵和气体压缩机左端;所述供暖水系统通过回水管道和热水泵的热水泵出水口连接;供暖气系统通过球阀和气体压缩机的压缩出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采用供暖水系统和供暖气系统多层次供暖,利用循环系统进行损耗的热量、能耗进行收集再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两端压差增大,保持压力稳定,每层回水管道上返的作用使供暖系统中的水不会对底层回水造成压力和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多为分层供热,一般分为2-3层,低层可以直接连热网,中高层为降低对热网回水压力采取隔离设备,通常有换热器、双水箱系统,还有一些设置供热机组方式。这些方法可以实现高层供暖,但投资较大。此外现有的高层建筑供暖系统中,供暖和供热水都是单一性的没有整合在一起,在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供暖时的余热和热损耗较大,缺少系统化的对这些损耗的热量、能耗进行收集再加以利用。一旦停电或停泵,高层管道水流易产生水击,造成低层设备损坏,此时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两端压差增大,阀门自动关小,保持压力稳定,而每层回水管道上返的作用就是本层供暖系统中的水不会对底层回水造成压力和冲击。
申请号为CN201822126789.1的一种校园建筑供暖节能控制系统,涉及节能供暖技术领域,包括供水总管、楼层供水支管、区域供水支管、散热器、区域回水支管、楼层回水支管、回水总管、楼层电动阀、区域电动阀、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二、分控制器、总控制器;通过总用热控制调节集中控制整个建筑的供暖;通过各楼层用热控制调节实现校园建筑各楼层、各区域供暖温度可以根据需求分别控制,减少低热量需求区域热量消耗,保证供暖需热量较大区域供暖需求;且能够准确定位供暖系统中阻塞位置,以较为有效的方式进行除垢处理,方便快速的维护、维修,使得供暖系统高效供暖。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一方面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供暖时的余热和热损耗较大缺少能耗收集和再利用;另一方面停电或停泵时本层供暖系统中的水会对底层回水造成压力和冲击,造成系统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层建筑供暖系统,此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两端压差增大,保持压力稳定,每层回水管道上返的作用使供暖系统中的水不会对底层回水造成压力和冲击。另一方面实用新型利用循环系统进行损耗的热量、能耗进行收集再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由水箱、热水泵、气体压缩机、废水处理系统、供暖水系统和供暖气系统,所述水箱通过水泵和热水泵下端的热水泵进水口连接,热水泵上端通过热水泵出气口和气体压缩机的压缩进气口连接,废水处理系统设置在热水泵和气体压缩机左端;所述供暖水系统通过回水管道和热水泵的热水泵出水口连接;供暖气系统通过球阀和气体压缩机的压缩出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暖水系统包括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暖水进水口、暖水出水口和回水管道,暖水系统左端通过回水管道连接热水泵的热水泵出水口,回水管道右端和暖水进水口左侧连接,暖水进水口右侧连接暖水出水口,暖水进水口和暖水出水口之间为居民暖水供应区,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安装在回水管道上,暖水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和定排扩容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暖气系统包括热量表、气阀、暖气管、暖气进气口和暖气出气口,所述供暖气系统左端设置热量表,热量表左端连接球阀,热量表右端连接气阀,气阀通过暖气管和暖气进气口和暖气出气口连接,暖气进气口和暖气出气口之间为居民暖气供应区,所述暖气出气口通过循环管道和定排扩容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和水泵左端连接,水泵右端通过水管和热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泵下端通过水泵阀门连接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同心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同心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5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屏幕的高效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解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