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5837.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民;聂静恒;许世清;谷建民;英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8;B07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方亚兵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转换 发光 技术 鉴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和鉴别分选机构;鉴别分选机构包括震动部,上转换发光鉴别装置和分岔滑轨;震动部包括筛选板和设置在筛选板侧面的振动电机;筛选板内开设有若干个V型槽;上转换发光鉴别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源,分光系统,近红外检测带,放大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上转换发光灯管组;分光系统的分束镜将近红外光源分为两束,其中一光路连通近红外检测带,另一光路为发光灯管组供能;近红外检测带和分光系统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近红外检测和上转换发光原理同为近红外波激光辐射作为动力源,两装置互相配合,使结构简单化,检测效果也更优,经济性高,实际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材料鉴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
背景技术
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种在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发光材料,其在红外探测、生物标识和长余辉发光的警示标识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如今,上转换材料在显色照明和检测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一种颜色随激光功率变化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基于这一原理,现有评价茶鲜叶等产品的品质的主要指标是嫩度和匀度,且这些指标决定着原料的价格。评价干茶和烟草等产品的品质一般通过人工去闻香气,看汤色和尝味道来鉴定;都是经过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产品合格率影响很大。
因此,亟需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基于近红外光对产品进行鉴定,同时通过上转换发光材料直接将合格的产品分选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上转换发光技术的鉴别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和鉴别分选机构;所述鉴别分选机构包括震动部,上转换发光鉴别装置和分岔滑轨;所述震动部包括筛选板和设置在筛选板侧面的振动电机;所述筛选板内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V型槽;所述V型槽一端与所述上料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岔滑轨连通且适配;
所述上转换发光鉴别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源,分光系统,近红外检测带,放大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上转换发光灯管组;所述近红外光源的光路前方设置有所述分光系统;所述分光系统的分束镜将光路分为两束,其中一束光路通过光纤连通所述近红外检测带,另一束光路经转换为所述上转换发光灯管组供能;所述近红外检测带与放大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放大转换模块和分光系统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近红外检测带的投光方向垂直于所述分岔滑轨的未分岔段;所述上转换发光灯管组设置于所述分岔滑轨的分岔路口。
优选的,通过根据近红外检测对上述产品可检测得到大致分类的原理,上转换发光原理也是基于近红外波长的激光辐射作为动力源,直接将两部分通过分光器将同一动力源分为两束分别用于两装置的工作,由于动力源相同,在结构设置方面会减少很多组件,结构简单化,检测效果也更优,经济性高,实际操作方便;且两装置可互相配合,通过近红外检测带检测后得到的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反馈到发光灯管处做出反应,将产品分选。
且由于现有鉴定装置中,每部分都需单独供能和工作,且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图像除技术人员,一般的工人无法根据图像识别后得到的结果;出于这一因素,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直接根据近红外光源作为动力源,根据红外光谱技术得到的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反馈到上转换发光等管做出直观反馈,并根据反馈得出的发光颜色控制通道的实际通路。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升轨道,进料斗和传送带;所述上升轨道倾斜设置,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上升轨道底部;所述上升轨道顶部与所述筛选板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安装于所述上升轨道中;且所述上升轨道沿上升方向设有若干个间距相同的横向隔板。
优选的,通过上料机构,将产品散开通过传送带传送到震动部,且设置有横向隔板,防止散置的产品不限量的向传送带底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5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螺母防拆卸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PTFE原料自动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