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116.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佛新瑜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血液 透析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流管和与导流管贯通连接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尾部设有管帽,所述导流管和分流管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的底部设有可以调节导流管的倾斜程度、且提高导管稳定性的支撑装置,此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在固定套板的底部设置的调节装置便于医护人员以合适的角度放置导流管,然后加以固定住,在固定套板的侧面设置的黏贴件加大了导管与患者皮肤黏贴的接触面积,提高的导管固定的稳定性、且避免了患者调需要整颈部姿态时牵动导管,引发血栓等加重病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做这个治疗,首先是需要有血管通路,可以将透析导管,置入人体的血管之中,把血液引流出来,其中比较常用到的是,股静脉置管或者是颈内静脉置管,治疗过程中患者要避免自己的手碰到导管外端,洗漱的时候也要避免水进入到导管的内部或是外部造成感染。
现有的颈部血液透析长期管大多呈三通式,导流管置于人体血管通路内,左右分流管置于人体外部进行注射透析液,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导管需要长期的置留在人体颈部,患者在调整颈部姿态需要移动颈部时,容易牵扯到导管导致引发血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流管和与导流管贯通连接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尾部设有管帽,所述导流管和分流管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的底部设有可以调节导流管的倾斜程度、且提高导管稳定性的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套板底部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一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间旋转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可以调节支撑板倾斜角度的调节装置,其侧面设有可以提高导管稳定性的黏贴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尾部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套板的内部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固定套板的侧面设有对滑板进行定位的固定装置,便于调节导流管的固定方向。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套板外侧的固定按钮,所述固定按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键,所述固定套板的内部设有与固定键配合的卡槽,便于将调整好的导流管固定方向锁定。
优选的,所述黏贴件包括旋转安装在支撑板两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贴板,所述主贴板的端部设有副贴板,所述主贴板和副贴板的底面上均设有贴片,加大了导管与患者皮肤黏贴的接触面积,避免患者调整颈部姿态时牵动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套板的底部设置的调节装置便于医护人员以合适的角度放置导流管,然后加以固定住,在固定套板的侧面设置的黏贴件加大了导管与患者皮肤黏贴的接触面积,提高的导管固定的稳定性、且避免了患者调需要整颈部姿态时牵动导管,引发血栓等加重病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A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3中B-B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5中A部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未经武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