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188.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7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钟荣栋;李同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4 | 代理人: | 胡国英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包括插接件、桩本体、电源接头、连接所述插接件和所述桩本体的第一电缆以及连接所述桩本体和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二电缆,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与所述桩本体及电源接头的长度之和小于车辆充电口至地面距离以使桩本体免于放置地面,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充电桩放电时便于插接件的使用;便于将桩本体固定或放置于车上,从而降低了桩本体的设计要求、降低了成本且更易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对环境影响较小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生产。电动汽车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从而驱动其行驶,充电桩作为一种专门给电动汽车的电池正常充电的充电设备。现有的插接件与桩本体之间电缆的长度较短,桩本体与电源接头之间的电缆的长度较长,在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往往需要拖着桩本体随插接件移动。由于第二电缆的长度过长,现有的便携式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桩本体会落地,即需要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有被车辆碾压的风险,则需要对桩本体进行抗碾压测试,需要通过抗碾压测试的产品通常需要在内部设计较多的支撑骨位,用料多,注塑周期长,良品率低,导致成本消耗大;且,因为内部结构复杂,不利于设计更好的外观效果,如灯光效果;而且桩本体的材质选择或结构设计上也会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桩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桩,包括插接件、桩本体、电源接头、连接所述插接件和所述桩本体的第一电缆以及连接所述桩本体和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二电缆,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与所述桩本体及所述电源接头的长度之和小于车辆充电口至地面距离,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大于3m。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范围为3m~6m。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小于1.3m。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范围为0.4m~0.6m。
优选地,所述桩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桩本体的防滑固定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固定层固定于所述桩本体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防滑固定层为磁铁片或软胶片。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为插头插座组件,所述插头插座组件包括壳体、可移动插头以及插座。
优选地,所述电源接头为充电枪或者充放电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增长第一电缆的长度,使得充电桩处于放电模式时便于插接件插座功能的使用;通过设置第二电缆的长度与桩本体的长度之和小于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口至地面距离,在便携式充电桩使用过程中,当电源接头插入车辆充电口时,第二电缆自然下垂时桩本体不落地,满足了桩本体不落地使用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桩本体的设计要求、降低了成本且更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桩本体内部与电源接头、插接件之间的电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